...近发书,多不答,未欲频渎也。 幸矜察。 《与程天侔七首(之三)》苏轼 至后福履。 增胜。 辱访,不果见,悚怍无量。 宠惠羊酒、纸、茗,极荷厚意,答谢稽缓。 不罪。 不罪。 《与程天侔七首(之四)》苏轼 适辱访别,岂胜怅仰。 晚来起居佳胜。 ...
...令发一笑也。 《答姚秀才三首(之一)》苏轼 过苏,首辱垂访,到官,又枉教字,皆未克陈谢。 又烦专使惠问,勤厚如此,可量感愧。 比日起居何如?寄示诗编石刻,良为珍玩,足见好事之深笃也。 溽暑未解,万万以时保练。 《答姚秀才三首(之二)》苏轼 近...
...,迫于众意,无乃少劳,然以济物为心,应不计劳逸也。 未缘会合,千万珍重。 人还,布谢。 《答水陆通长老五首(之四)》苏轼 姚君笃善好事,其意极可佳,然不须以物见遗也。 惠香十八罐,却托还之。 已领其厚意,与收留无异,实为他相识所惠皆不留故也...
...时为众保练。 《答南华明老三首(之三)》苏轼 某以促装登舟冗甚,作书极草草。 宠示四韵,可谓奇特,聊答四句,想大笑也。 石刻已领,感感。 潘生果作墨否?如成,寄一丸。 伯固念亲怀归甚矣,道话解之。 《答钱济明三首(之一)》苏轼 去岁海南得所...
...《万首唐人绝句》作《答裴迪忆终南山》。 淼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 辋口遇雨忆终南山因献绝句 裴迪 积雨晦空曲,平沙灭浮彩。辋水去悠悠,南山复何在? 山中寄诸弟妹 《万首唐人绝句》无“诸”字,凌本、《唐诗正音》俱无“...
...,引臂落鹙鸧。”(《壮游》)王维则称赞他的一位族弟说:“读书复骑射,带剑游淮阴……席帆聊问罪,卉服尽成擒。”(《送从弟蕃游淮南》)等等。这些都可看作是诗中理想形象的现实依据。 第四首,写游侠的功成无赏。上一首诗既已写到少年游侠的勇却群敌,...
...江南曲:乐府旧题。郭茂倩《乐府诗集》把它和《采莲曲》、《采菱曲》等编入《清商曲辞》。唐代诗人学习乐府民歌,采用这些旧题,创作了不少清新平易、明丽活泼的诗歌。储光羲的《江南曲四首》就属于这一类作品。 第一首诗(绿江深见底)勾画江南水乡人民...
...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据查,明初朱右将以上八位散文家的文章编成《八先生文集》,八大家之名始于此。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仅取唐宋八位...
...便为弃物也。海外亦粗有书籍,六郎亦不废学,虽不解对义,然作文极峻壮,有家法。二郎、五郎见说亦长进,曾见他文字否?侄孙宜熟看《前、后汉史》及韩、柳文。有便,寄近文一两首来,慰海外老人意也。 与元老侄孙四首(之四) 赵先辈儋人,此中凡百可问而知...
...元素八首(之六) 笔冻,写不成字,不罪!不罪!舍弟近得书,无恙,不知相去几里,但递中书须半月乃至也。奇方承录示,感戴不可言,固当珍秘也。近一相识,录得公明所编《本事曲子》,足广奇闻,以为闲居之鼓吹也。然窃谓宜更广之,但嘱知识间令各记所闻,即...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