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则扬扬如也;随其长子,事其便辟,举其上客,●然若终身之虏而不敢有他志,是俗儒者也。”是周季俗儒,信有如此所非者,但并以此非孔子,则大氐诬诋增加之辞。儒墨不同术,亦不足异也。毕氏强为之辩,理不可通。 《墨子闲诂》原文 1、非儒下:儒者曰...
...戒子,兄以戒弟,曰:‘戒之慎之,处人之国者,不可不戒慎也!’今人皆处天下而事天,得罪于天,将无所以避逃之者矣。 《墨子闲诂》原文 然而莫知以相极戒也,王引之云:“‘极’字义不可通,‘极戒’,当为‘儆戒’,字之误也。上篇‘相儆戒’三字凡五见。...
...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何以知其然也?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是明于民之善非也。若苟明于民之善非也,毕云:“‘若苟’二字旧倒,据下文改。” 《墨子闲诂》原文 则得善人而赏之,得暴人而罚之也。善人赏而暴人罚,则国必治。上之为政也,不得下...
...旧本“为”下脱“乐”字,今据王校补。 6、非乐上: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今人固与禽兽麋鹿、蜚鸟、贞虫异者也,蜚与飞通。贞虫,详《明鬼下》篇。宋翔凤云:“贞通征,此言蜚鸟征虫,即三朝记所谓蜚征也。”案:宋说是也。《庄子·在宥》篇云:“灾及...
...在燕之《春秋》。诸侯传而语之曰:“凡杀不辜者,其得不祥,鬼神之诛,若此其惨速也!“以若书之说观之,则鬼神之有,岂可疑哉? 非惟若书之说为然也,昔者宋文君鲍之时,有臣曰(示字旁+石)观辜,固尝从事于厉,朱子杖楫出与言曰:“观辜,是何圭璧之不满...
...赞誉他们,使他们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名声与天地并列,至今不废。这就是智者之道,先王所获得天下的缘故。 1.哉:旧脱。孙诒让《墨子闲诂》 2、非攻下:今王公大人天下之诸侯则不然,将必皆差论其爪牙之士,皆列其舟车之卒伍,于此为坚甲利兵,以往攻伐...
...赏贵之,不忠信之士,我将罪贱之。’问于若国之士,孰喜孰惧? 《墨子闲诂》原文 我以为必忠信之士喜,不忠不信之士惧。今惟毋以尚贤为政其国家百姓,毕本“毋”改“毌”,云:“‘毌’同‘惯’,下同。”案:毕校非也。毋,语词,说详中篇。使国为善者劝...
...说文解字》卷三 40、《牦部》原文-出自《说文解字》卷三 41、《牛部》原文-出自《说文解字》卷三 42、《半部》原文-出自《说文解字》卷三 43、《采部》原文-出自《说文解字》卷三 44、《八部》原文-出自《说文解字》卷三 45、《小部》...
... 《墨子闲诂》原文 1、天志上: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士君子,知小而不知大。何以知之?以其处家者知之。若处家得罪于家长,犹有邻家所避逃之。毕云:“《广雅》云‘所,●也’,《玉篇》云‘处所’。”王云:“所犹可也,言有邻家可避逃也,下文同,毕引...
...休息,现在先生说:‘圣王不作音乐。’这好比马套上车后就不再卸下,弓拉开后不再放松,这恐怕不是有血气的人所能做到的吧!” 1.夫子曰::旧脱。孙诒让《墨子闲诂》 2.瓴:原错为“聆”。自清毕沅《墨子注》改。 3.不:删除。吴毓江《墨子校注》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