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病_备急千金要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目下汗出如珠。(甲乙云∶两乳下一寸坚,胁下满,心悸。) 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关冲少冲 阳溪 天 主热病烦心心闷而汗不出,掌中热,心痛,身热如火,浸淫烦满,舌本痛。(又云∶间使主热病烦心喜哕,胸中澹澹喜动而热。) 劳宫 主热病三日以往...

http://qihuangzhishu.com/221/1832.htm

小品(卷1-5)粗校_【中医宝典】

...经方小品。 十二卷。 东晋·陈延之撰。 约撰于公元454-473年。 总目、 卷一调治三焦、胸痹、胸胁及心腹胀满冷痛、下痢、咳嗽上气奔豚、水肿诸方; 要第一卷 所治如下: 调三焦诸方 治胸痹诸方 治胸胁痰冷气满诸 治心腹胀满冷痛...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65.html

外感伏邪互发_灵素节注类编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邪必交结而死,故要紧在荣未交一句,下文热病云∶病名阴阳交,交者死,即是荣已交之义也。按此止举太少两证,而未及阳明、太阴者,其义固可类推而知也。且思阳明、太阴属脾胃,其邪虽交,可从胃腑通利解之,以胃为脏腑之海也。不比彼太少两证,邪无...

http://qihuangzhishu.com/622/101.htm

寒温统一应病证结合,分层诊治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伤寒作为一个高层次的病名,可以统领五个下一级病名。这样做的优点,既体现出难经“审因论治”的思想,也反映了难经作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试图区分外感热病的多样性。也即在探讨外感热病共有的证候和规律的同时,尽可能反映不同外感热病的特点。...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609.html

四逆散方证探讨及临床运用_【中医宝典】

...散方证探讨及临床运用 温兴滔 安徽省郎溪县中医院(242100) 摘要:四逆散见于伤寒论校注,中国古籍出版社,2001,P239 ⑦莫枚士经方例释,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P94 ⑧胡希恕经方传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42.html

张云鹏_一、崇尚仲景学说 撷采诸家论述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先生从事临床40余年,逐步形成以仲景学说为经,诸家论述为纬的学术思想由来和渊源。仲景所著伤寒论一书,是在“勤求古训,博采众”的基础上,总结古代医学的精华,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所写成的。他创造性地阐明了“辨证论治”的重要法则,从此奠定...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angyunpeng/547-3-1.html

妊妇热病方论_妇人大全良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 黄芩 大青(各一两)上 咀,每服半两。葱白七寸,豉四十九粒,水一盏,煎至五分,去滓,无时温服。救急有杏仁,无地黄、石膏。大黄饮子治妊娠热病,六、七日热入腹中,大小便秘涩,烦热。川大黄(微炒) 石膏(各一两) 知母 前胡 赤茯苓(各三...

http://zhongyibaodian.com/furendaquanliangfang/621-19-6.html

老年热病中医药治疗有优势_【中医宝典】

...弱而致情志不畅,自我控制能力差。老年人性格多孤僻,更易外感气郁,新感引动宿疾或是内有虚邪而招致外感。 老年热病中相当大的部分属于现代医学的感染性疾病,病原学上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许多细菌性感染在老年人当中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9292.html

普济本事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方著作。又名类证普济本事本事。十卷。宋·许叔微撰。约刊于12世纪中期。书中按病类分为中风肝胆筋骨诸风、心小肠脾胃病、肺肾经病、头痛头晕等23类方剂。收载治疗方剂及针灸法,所选方剂约300余首,多系当时试用有效者。方剂之末...

http://qihuangzhishu.com/192/938.htm

普济本事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方著作。又名类证普济本事本事。十卷。宋·许叔微撰。约刊于12世纪中期。书中按病类分为中风肝胆筋骨诸风、心小肠脾胃病、肺肾经病、头痛头晕等23类方剂。收载治疗方剂及针灸法,所选方剂约300余首,多系当时试用有效者。方剂之末...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545.htm

共找到487,77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