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论著作。二卷。明·孙一奎撰于万历年间。本书汇集作者学医体会与见解,并择要节录部分《内经》原文。内容杂论脉象、诊法、病机、药性及医案等共60篇,多有超人见解。其中有关咳、喘、哮等病症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对张仲景等医家及其著述的评价等,内容...
...医论著作。二卷。明·孙一奎撰于万历年间。本书汇集作者学医体会与见解,并择要节录部分《内经》原文。内容杂论脉象、诊法、病机、药性及医案等共60篇,多有超人见解。其中有关咳、喘、哮等病症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对张仲景等医家及其著述的评价等,内容...
...明代医家。关西(今属陕西)人。学医时凡有所得,即汇成帙。后获张子麒所著之《经验秘方》,李文敏之《经验药方》,加以合编,并附以自撰之《方外奇方》、《极效数方》,名《良方类编》,现有刻本行世。...
...综合性医书。又名《医级宝鉴》。十二卷。清·董西园纂。成书于1777年。本书摘录历代医着,辨证立方,作为学医入门之阶墀。卷首题《必自集》,总论医理及诊治之法,除综合前人论述外,作者也有阐发:卷一-二伤寒;卷三-五杂病;卷六女科;卷七-九类方...
...综合性医书。又名《医级宝鉴》。十二卷。清·董西园纂。成书于1777年。本书摘录历代医着,辨证立方,作为学医入门之阶墀。卷首题《必自集》,总论医理及诊治之法,除综合前人论述外,作者也有阐发:卷一-二伤寒;卷三-五杂病;卷六女科;卷七-九类方...
...目录 《重庆堂随笔》荡胞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重庆堂随笔》:荡胞丸【别名】荡瘀丸【处方】丹皮、桂枝、赤芍、茯苓、桃仁(去皮尖)各等分。【制法】上为末,醋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堕胎。主【用法用量】荡瘀丸(《中国医学...
...南宋医家。字履道。汾阳(今属山西)人。精通医药,因本人患病,奋而学医试药,久有所获。集有《十便良方》(又名《近时十便良方》、《备全古今十便良方》四十卷。用药简当,便于应用。...
...近代医家(1867-1943年)。字昆湘,湖南浏阳人,少时从同邑蔺斗杓学医,云得有古本《伤寒杂病论》,遂潜心研究,并与刘瑞瀜合着成《伤寒杂病论义疏》16卷;后又着《医理探源》,均行于世。...
...元代医学家(1281-1358年)。字彦修。因世居丹溪,人又称丹溪先生,义乌(今属浙江)人。初业儒,攻就徐谦学性理之学。徐氏系得朱熹四传之学,震亨尽得其传。后徐罹疾,医皆不能疗,三十岁时因母病,遂决心学医,弃举子业。其时盛行南宋《和剂局方...
...清代医学家(?-1867年)。字寿芝,四川成都人,从陈滋和学医,尽得其传,后又遍攻经典医着,尤其对《内经》、《伤寒论》深有研究。后获陈修园之《伤寒论浅注》,对伤寒学尤有所得。着《难经摘抄》,集多年临证所得,成《寿芝医案》,且增订虞痒之《类...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