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十二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学名称。指内经论述十二种脉象,即鼓、搏、坚、横、急、喘、躁、格、关、溢、覆。诊家正眼:“内经十二,仲景十二,凡得二十四脉,未尝非辨证之旨诀,而世皆置若罔闻,则有惭于司命之职矣。”...

http://qihuangzhishu.com/192/401.htm

内经十二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学名称。指内经论述十二种脉象,即鼓、搏、坚、横、急、喘、躁、格、关、溢、覆。诊家正眼:“内经十二,仲景十二,凡得二十四脉,未尝非辨证之旨诀,而世皆置若罔闻,则有惭于司命之职矣。”...

http://qihuangzhishu.com/192/843.htm

内经论精神情志养生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精神情志养生论述非常丰富,主要见于素问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阴阳应象大论举痛论灵枢本神本脏天年等篇。实践证明,通过调节精神情志进行神志方面养生,在现实生活具有防治多种...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101.html

饮食多元化 适体顺四时--内经告诉我们如何饮食养生(下)_【中医宝典】

...□ 马作峰 姜瑞雪 王平 张六通 湖北中医药大学 结合体质 辨证选食 内经花费了大量笔墨,从生理、病理等多个角度,对因人选食原则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描述。素问·藏气法时论根据脏腑生理功能和生理特点论述了五味对五脏产生不同影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828.html

内经生命哲学及其哲学本体论问题_【中医宝典】

...作为祖国医学经典内经,其博大精深理论体系为医学发展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医学理论不但为医经之首因此成为医家必须精通基础理论形式,而且作为对人体有形之存在形式方面研究,也作出了不同于西方医学形式而成为独立医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44.html

内经“终始”观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孟琳升 内蒙古包头市杏林中医研究院 素问·天元纪大论谓:“善言始者,必会于终,善言近者,必知其远。” 对于本经文阐释,方药教授在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大论讲解一书认为:此段着重指出对客观规律了解全面性。所谓“始”,即开始...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683.html

五脏固 血脉和乃得长寿 内经长寿三要素启示(上)_【中医宝典】

...一直指导着我们运用于养生实践中。内经认为与长寿最密切因素是体质禀赋、生活环境和形神调养,兹将此三要素分述如下: 体质禀赋 长寿之基 内经关于禀赋与寿夭论述颇多,素问·五常政大论曰:“阳精所奉其人寿,阴精所降其人夭。”灵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895.html

黄帝内经养生三层次_【中医宝典】

...完全良好状态。在健康标准加入精神方面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内容,与内经养生方法非常吻合。“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思想安闲清静少有嗜欲,心中安定而无恐惧之感,是心理健康表现。无论吃什么食物,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981.html

古代脉学有关脉象变动对病机认识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是很原则概念式,单凭这些认识或单纯丰富这样性质内容,是不足以做为脉学全貌或微为主要内容,有关这样论述内经、仲景书论述不多,并不能与其他具有辨证意义内容相比。例如在素问·脉要精微论上有“长则气治,短则气病,微则烦心...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70.html

黄帝内经简介_黄帝内经·素问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特点、先秦古韵等诸方面论证黄帝内经绝大多数篇章(也即黄帝内经主体部分)成于战国。限于篇幅,这方面论述只好从略了。对成于战国以后少数篇章须做如下说明:素问第七卷亡佚已久,唐王冰据其先师张公秘本而补入天元纪大论五...

http://qihuangzhishu.com/100/1.htm

共找到1,102,65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