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医家。字韵伯,号似峰。原籍浙江慈溪人。后迁居虞山(江苏常熟)。博学多闻,能诗善文,不涉仕途,矢志医学。读内经伤寒论颇具心得。着医书及整理注释之典籍颇丰。撰内经合譬,已佚。另有伤寒论伤寒论伤寒附。尝谓...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77.htm

柯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医家。字韵伯,号似峰。原籍浙江慈溪人。后迁居虞山(江苏常熟)。博学多闻,能诗善文,不涉仕途,矢志医学。读内经伤寒论颇具心得。着医书及整理注释之典籍颇丰。撰内经合譬,已佚。另有伤寒论伤寒论伤寒附。尝谓...

http://qihuangzhishu.com/191/397.htm

伤寒论的整理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宋代治平二年(1065年)校正医书同刊刻伤寒论,并对其作出了很高的评价,熙宁九年(1076年)宋太医局将此书列入医学生的必修课程,这就使伤寒论的学术地位空前提高。伤寒论其书也大为流行,对伤寒论的研究更为深入和普遍,较唐代有...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78.htm

伤寒论浅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六卷。清·陈念祖撰。刊于1803年。作者认为“叔和编次伤寒论有功千古”,故本书按王叔和编次的伤寒论原文,删去他认为是王氏所增补的平脉辨脉篇、伤寒序例、诸可与诸不可等篇。作者于伤寒论注本中推崇张隐庵、张令韶二家,并按其体例...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20.htm

伤寒论浅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六卷。清·陈念祖撰。刊于1803年。作者认为“叔和编次伤寒论有功千古”,故本书按王叔和编次的伤寒论原文,删去他认为是王氏所增补的平脉辨脉篇、伤寒序例、诸可与诸不可等篇。作者于伤寒论注本中推崇张隐庵、张令韶二家,并按其体例...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30.htm

伤寒论_【中医宝典】

...伤寒论(简称“成本”)两种刊本。 张仲景以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辨证为纲,对伤寒各阶段的辨脉审证原则和立法、用药规律,以条文的形式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总结了汉代以前有关急性热病与有关病证诊治的丰富经验,奠定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11.html

读过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十八卷,又“卷之首”二卷。陈伯坛撰。初版于1930年。陈氏研究仲景学说多年,此编对伤寒论的原文注释较全面,每能阐发经义,并品评自晋以后诸家注疏之得失,“卷之首”谈内经伤寒论读法,颇具新见。现有1930年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760.htm

读过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十八卷,又“卷之首”二卷。陈伯坛撰。初版于1930年。陈氏研究仲景学说多年,此编对伤寒论的原文注释较全面,每能阐发经义,并品评自晋以后诸家注疏之得失,“卷之首”谈内经伤寒论读法,颇具新见。现有1930年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992.htm

伤寒附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二卷。清·柯琴撰。本书专论伤寒论方,解释方义及使用法颇精,是结合病因、病理及脉证加以阐述的。可供研究伤寒论方剂的参考。现存康熙等多种清刻本、1931年千顷堂石印本及伤寒来苏集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64.htm

伤寒附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二卷。清·柯琴撰。本书专论伤寒论方,解释方义及使用法颇精,是结合病因、病理及脉证加以阐述的。可供研究伤寒论方剂的参考。现存康熙等多种清刻本、1931年千顷堂石印本及伤寒来苏集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61.htm

共找到467,96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