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志正_临床治病要方证对应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 李福海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医院有人说,中医辨证是对人体外在症候表现的有机组合,处方则是对不同药物的有机组合,最后的结果应该是方证相对。我们学习经典时,发现伤寒论以六经为纲进行辨证,每经为一病,下列不同的证。如太阳病里有桂枝汤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uzhizheng/1107-3-3.html

伤寒论序_伤寒论

...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伦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193.html

苏轼笔记杂著中的医药学史料探析_【中医宝典】

...关键词:苏轼 东坡志林 仇池笔记 医药学史料 探析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对医药养生学亦有研究,著有苏学士方,后人将其与宋代科学家沈括所著的良方合刊,称作茯苓粉和用人尿炼秋石的制法等,都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75.html

宣通气血,寒热并用 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张虹玺 辽宁省肛肠医院 李明哲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会长田振国教授依据“六腑以通为用”的中医学理论,以“宣通气血,寒热并用”之法治疗炎症性肠病,疗效良好。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975.html

研究方证的一部力作——皕一选方治验实录述评_【中医宝典】

...仲景经方,还包括后世诸多医家的经典名方,对我们学习、研究方证提供了极好的参考与借鉴,而对方证的系统深化和提炼有望为中医临床的规范用方用药提供借鉴,进而保证疗效的稳定和可重复。如果说陶教授的临证本草是其研究药证的一部力作,那么皕一选方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736.html

寒热补泻兼用辩_侣山堂类辩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夫治病有专宜于寒者、热者、补者,泻者,又宜寒热补泻之兼用者。如伤寒有附子泻心汤,用大黄、芩、连、附子,寒热并用者;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以人参、大黄、黄芩、姜、桂,补泻寒热并用者。金匮有大黄附子细辛汤,有大黄、干姜、巴豆之备急丸...

http://qihuangzhishu.com/803/110.htm

经方用药应以知为度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马家驹 陈建国 陶有强 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三医院中医科 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末年,其成书标志着经方理论体系的建立。其书确立的六经方证辨证体系,一直沿用至今。但因时代久远,其剂量折算问题一直未有明确结论。近来随着扶阳派重用温药扶阳理论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802.html

张仲景寒热药共用组方探寻_中医名家_【中医宝典】

...张仲景是中医方剂史上创制寒热药共用经典方剂的先师,笔者通过对其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以寒热药共用组成的方剂进行梳理、分析,发现有三种寒热药共用组方方法。 寒热并治法 该法是针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表现为寒证和热证同时存在的寒热错杂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jia/b34875.html

伤寒论在线阅读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伤寒论 辩脉...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hanlun.html

伤寒论在线阅读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伤寒论 辩脉...

http://www.wenxue360.com/guji/shanghanlun.html

共找到469,72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