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直格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下卷集仲景麻黄汤、桂枝汤等方以及益元散、凉膈散、黄连解毒汤等共34方。汪琥认为:是书之作,实为大变仲景之法者也伤寒论辨证广注),卷终有伤寒传染论一则,明确提出秽气秽毒致病观点,在治方和病因认识方面,较之前人有了明显...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071.htm

伤寒直格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下卷集仲景麻黄汤、桂枝汤等方以及益元散、凉膈散、黄连解毒汤等共34方。汪琥认为:是书之作,实为大变仲景之法者也伤寒论辨证广注),卷终有伤寒传染论一则,明确提出秽气秽毒致病观点,在治方和病因认识方面,较之前人有了明显...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395.htm

中医理应继承和发扬_【中医宝典】

...□ 朱国喜 河北省叶县北大街卫生所 中医理论源于黄帝内经,临床应用源于中医诊断学切诊内容之一,是中华传统医学之瑰宝,应当继承和发扬。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921.html

本经桔梗功效释义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宋永刚 山东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桔梗为本经下品。原文:味辛微温。主胸胁痛如刀刺,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 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根。本经云其味辛微温,与现在认识不同。就其味而言,现认为以苦味为主,兼有辛味。就其药性而言,也与...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0424.html

人迎气口脉实用价值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金匮要略。如金匮-水气病脉证并治篇说:寸口脉沉滑者,有水气,……其颈脉动,……故仲景伤寒论序言,即有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跌阳,三部不参告诫。 人迎寸口诊法,近世虽多废而不用,然而,在急症或危重病证情况下,取...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85.html

伤寒研究、总结与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长足进展。由于伤寒热病猖厥流行,这使当时医家必须重视时该病研究。淳于意、华佗等均有关于热病治疗论述。甘肃武威出土汉代医简也记载有伤寒病名及症状。当时大都从外感风寒立论,治疗多行温法。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就明确提出为之...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81.htm

伤寒论词义札记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连续出汗最好。连续之义,伤寒论并非此例。该篇下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句中的都是连续之义。 若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922.html

临床各科成就_中医文化医发展_【中医宝典】

...、寒、风温、温病、奔豚、阴阳易、霍乱、痈脓等。在六经辨证原则下。对每一病部提出了具体理法方药。 伤寒论学术渊源正如仲景本人所言: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辩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现确有据可...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40.html

夏商西周时期对人体和疾病认识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见载鼻息肉病例。特别应予重视是殷墟甲文中疒疫,反映我国传染病流行最早记载。卜辞疒年当是疾病流行之年。也反映了当时传染病、流行病认识水平。西周是继商之后,对疾病认识较之商朝有更多进步。参照周礼记载更连系季节,春、夏、...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8-3.html

诊断基础_医诊断_【中医宝典】

...脉经著作形式限制了脉法在方书中的作用 脉学辑要脉学辑要评 常见及其意义 从脉经起脉在病机方面缺憾 对脉图研究现状 对四发展展望 古代脉圈意义和不足 古代脉学有关脉象变动对病机认识 古脉法学著作...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enduanjichu-790-1.html

共找到1,103,28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