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口疮_中医方剂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小儿口疮 (一) 【辨证】心脾积热。 【治法】清泄心脾积热。 【方名】清热泄脾散。 【组成】黄连6克,山栀9克,黄芩6克,石膏12克,生地12克,茯苓10克,灯芯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中医儿科。 (...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6870.html

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的解释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study;learn] ,识也。——广雅 好学近乎知。——礼记·中庸 念终始典于学。——礼记·文王世子 ...

http://hanwen360.com/x/5B66.html

中医妇科的发展简史_中医妇科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年)我国远古时代的祖先,在劳动和生活中就已经发现了一些药物,积累了初步的医疗经验。到了夏、商、周时代,中医妇产科已有了萌芽,主要有关于难产、种子和胎教理论的记载。史记·楚世家史记·夏本记都有关于难产的记载。约在公元前11世纪左右...

http://zhongyibaodian.com/fukexue/81-1-2.html

起居活动_中医儿科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幼儿1-1.5岁学会走路,2岁以后能够并且喜欢跑、跳、爬高。与此同时,手的精细动作也发展起来,初步学会用玩具做游戏。幼儿走路时要由成人牵着走,防止跌跤,又要为孩子保留一定的自主活动空间,引导孩子的动作发育。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培养其养成...

http://qihuangzhishu.com/79/43.htm

儿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儿科稳步发展,不论儿科理论水平和儿科病症的诊治,都有不少进步和提高,涌现出夏鼎、陈复正、沈金鳌等一批儿科学家,以及幼科铁镜6卷(1695)、幼幼集成6卷(1750)、幼科释迷6卷(1774)等重要儿科专著,此外,在...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90.htm

中医妇科的发展简史_中医妇科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年)我国远古时代的祖先,在劳动和生活中就已经发现了一些药物,积累了初步的医疗经验。到了夏、商、周时代,中医妇产科已有了萌芽,主要有关于难产、种子和胎教理论的记载。史记·楚世家史记·夏本记都有关于难产的记载。约在公元前11世纪左右...

http://qihuangzhishu.com/81/3.htm

老庄-出自汉文学史纲要_【鲁迅全集】

...汉书·艺文志著录八十六篇,原注:“名夷吾,相齐桓公。”按筦子管子,今存七十六篇。 〔5〕 老子 春秋时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者,曾任周守藏室之史。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老子修道德,其以自隐无名为务。 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907.html

小儿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金元时期,医学由九科增至十三科,以小方脉命名的儿科和其他学科一样,也有许多新的发挥。这一时期,主要的儿科医家及医著是曾世荣及其活幼心书3卷、活幼口议20卷。另外,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宋丹溪四大医家,在儿科学术方面,也都有不同...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24.htm

老子他说第二十二章:四不的领导_道家_【文学360】

...老子第二十二章,他在讲“曲则全”之后,下面再给我们申述了很多。也由此可以发现老子这本书的编排,有很多章第一句话是最重要,下面即是这个纲要的申述,等于现在写文章一样,先标出一个纲要纲要下面就说出很多重要的道理。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1.html

卷三十六 记第十八_礼记正义

...俗,非不可,故云“其必由乎”。学则博识多闻,知古知今,既身有善行,示民轨仪,故可以化民成俗也。○注“宪,法也,言发计虑当拟度於法式也。求,谓招来也。謏之言小也。动众,谓师役之事。○正义曰:“宪,法”,释诂文。“謏之言小也”,言謏音近...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132.html

共找到471,17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