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多糖病的酶缺陷都已鉴定,共分为6型。 1.黏多糖病Ⅰ-H型(Hurler综合征) 本型是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常在10岁左右死亡,病因为缺乏α-L-艾杜糖醛酸苷酶,导致硫酸皮肤素和硫酸肝素在体内积聚,全身脏器如角膜、软骨、骨骼、皮肤、心肌内膜...
...分解成鸟氨酸和无毒尿素,前者又被转化为瓜氨酸,后者由肾排出。 (6)N-乙酰谷氨酸合成酶(N-acetylglutamate synthetase,NAGS):尿素循环所需的N-乙酰谷氨酸(NAG)系由谷氨酸和乙酰辅酶A经过N-乙酰谷氨酸...
...β葡萄糖醛酸苷酶是细胞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在肝细胞中含量较高。测定β葡萄糖醛酸苷酶,有助于病情观察和预后评价。 (1)习惯单位: 男:998±267μg·h-1·dl-1(n=20,±s) 女:744±233μg·h-1·dl-1(n=22...
...(一)发病原因 遗传基因缺陷,病人体内酸性型α-甘露糖苷酶缺陷是本病的主要病因。 (二)发病机制 本病基本的生化异常是酸性型α-甘露糖苷酶缺陷。该基因定位在19p13.2~q12。正常时这种酶水解低聚糖(oligosaccharide)α...
...羊水细胞DS出现于尿中同上β-葡糖醛酸苷酶缺乏症无名疾病MPSⅦβ-葡糖醛酸苷酶血清、成纤维细胞、白细胞、羊水细胞DS、HS(±)出现于尿中同上无名疾病MPSⅧN-乙酰葡糖胺6-硫酸酯酶成纤维细胞KS和HS(±)出现于尿中同上 注:MPS-...
...三杯试验尿铬(Cr)脑脊液细胞学检尿丙酮尿丙氨酸尿肌红蛋白(UM尿氨(NH3)尿无机磷(Pi)尿汞(Hg)尿锌(Zn)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拼音M拼音N拼音O ...
...β-Ga 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lucuronidase,β-G)为一种参与肿瘤侵袭和转移过程的基质降解酶。β-G是一中酸性溶酶体酶,可水解基底膜中的主要成分——蛋白多糖,因而参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3.48~5.72U。 阳性(≥...
...甘露糖苷过多症 甘露糖苷贮积症(mannosidosis)是一种因α-甘露糖苷酶缺乏所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临床特征类似Hurler综合征,无黏多糖尿,但组织中含甘露糖的成分增加。...
...hyaluronidase)为一种内切酶,能水解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A和C中的β-N-乙酰氨基已糖糖苷键,产生主要为四糖或六糖的寡糖。随后再由β-葡萄糖醛酸酶及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等外切酶进一步水解,成为单糖及其衍生物。大多数糖胺多糖都含有硫酸基团。...
...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lucuronidase,β-G)为一种参与肿瘤侵袭和转移过程的基质降解酶。β-G是一中酸性溶酶体酶,可水解基底膜中的主要成分——蛋白多糖,因而参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阳性(≥10U):胃癌(83.3%)、萎缩性...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