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含SDS和高浓度蛋白酶K(1mg/ml)的提取缓冲液加温孵育,然后进行苯酚和氯仿抽提。所得DNA虽不完整,但可被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因而适于点杂交,印迹杂交等多种分子生物学实验。Dubeau等(1986)在上述方法上作了改进。首先通过组织...
...。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乙醇固定组织DNA均显示由于重复DNA序列存在所产生的特征性卫星带,说明DNA被完成消化。Southern印迹杂交结果与冰冻组织一致。Sato 等(1990)用AMex方法处理组织,既可保存许多抗原成分,亦可使大...
...重组技术不可缺少的工具。主要有限制性内切酶、连接酶、核酸聚合酶、逆转录酶、核酸酶等。限制性内切酶有Ⅰ型和Ⅱ型限制性DNA内切酶之分,Ⅱ型能严格识别核酸序列,并在识别区内特定的核苷酸处切开DNA双链。故通常所指都是Ⅱ型限制性DNA内切酶。识别...
...从DNA或RNA的三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或三磷酸核糖核苷酸上除5’-磷酸根残基。一般的用途是用这种酶处理DNA或RNA后,在5’端上标记32P。在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DNA片段后,用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处理...
...最早的研究方法是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直接消化培养,鉴定后的Hp染色体DNA,经过琼脂糖电脉按大小分离所得的片段,来比较各株细菌的基因组DNA酶切图型。Langenberg等报道了用HindⅢ限制性内切酶分析Hp的全基因差异。Wetherall...
...克隆位点上的限制性内加酶切割待测DNA,并采用相同内切酶切割M13噬菌体RFDNA(采用Biol 101gene clean Ⅱ试剂盒分别纯化内切酶切割后的DNA片段),然后将待测外源DNA片段与M13复制型载体DNA连接过夜,连接反应物转染JM...
...DNA释放率亦为中等。由此可见,对不同类型的组织DNA提取,蛋白酶K的孵育时间可作适当调整,以求最大量地获取大分子DNA。此外,对于Dubeau等提出的DNA提取过程中分次消化步骤的必要性,也有人提出异议。因为低、中分子量的核酸存在对限制性内切...
...克隆位点上的限制性内加酶切割待测DNA,并采用相同内切酶切割M13噬菌体RFDNA(采用Biol 101gene clean Ⅱ试剂盒分别纯化内切酶切割后的DNA片段),然后将待测外源DNA片段与M13复制型载体DNA连接过夜,连接反应物转染JM...
...分子中原有的某种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位点发生改变,或是消失或是增加,所以酶切后生成的DNA片段的长度也随之改变。这种DNA限制性片段长度的变化往往同某种疾病的连锁关系,因而可作为这种疾病的诊断指标。如果所分析的DNA分子不太大,比如人体线粒体...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strictionendonuclease),又简称限制酶或内切酶。它们是基因工程和基因诊断重要的一类工具酶。它们的发现和应用为从基因组中分离目的基因提供了必要的手段.限制酶能特异地识别和切割特异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