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关《黄帝内经》研究著作_【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素问吴注(清)吴昆著;孙国中点校 黄帝内经素问直解(清)高士宗、吴昆著;孙国中点校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清)张志聪著;孙国中点校 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明)马莳著;孙国中、方向红点校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清)薛富辰批阅句读;孙国中...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72.html

《六译馆医学丛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丛书。《六译馆丛书》一部分。廖平撰辑。刊于1913-1923年。作者辑录和收集了多种古典或古佚医籍,并对其中不少著作内容进行了考释、整理和评注。包括《黄帝内经明堂》、《黄帝内经太素诊皮篇补证》、《杨氏太素诊络篇补证》、《黄帝太素人...

http://qihuangzhishu.com/191/709.htm

《六译馆医学丛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丛书。《六译馆丛书》一部分。廖平撰辑。刊于1913-1923年。作者辑录和收集了多种古典或古佚医籍,并对其中不少著作内容进行了考释、整理和评注。包括《黄帝内经明堂》、《黄帝内经太素诊皮篇补证》、《杨氏太素诊络篇补证》、《黄帝太素人...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81.htm

学说解释_学说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学术上自成系统主张、理论 theory;doctrine;teaching 爱因斯坦学说 国语辞典 學術上有根據、有系統理論或主張。 民國.章太炎.國故論衡.卷中.文學總略:「學說以啟人思,文辭以增人感。」 照樣述說他人言語。 如...

http://hanwen360.com/c/75710.html

外科诊法_【中医宝典】

...外科诊法 第一节 辨病与辨证 中医外科诊疗疾病特点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先辨病,后辨证。每一疾病都有各自病名,如有头疽、红丝疗、蛇串疮等,有一定临床特点,其发病原因、病机变化与转归、预后也都有一定规律可循,因此临床应先辨病,明确诊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252.html

五运六气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对人体健康和疾病影响。在现存中医书籍中最先论述运气学说见于《内经》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等七篇。他如六节脏象论,《黄帝内经素问遗篇》刺法论、本病论等也有论述。运气学说...

http://qihuangzhishu.com/44/142.htm

五运六气_《中医基础理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对人体健康和疾病影响。在现存中医书籍中最先论述运气学说见于《内经》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等七篇。他如六节脏象论,《黄帝内经素问遗篇》刺法论、本病论等也有论述。运气学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jichulilun/44-10-0.html

脉诊要领之人迎气口诊法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人迎气口诊法与《黄帝内经》喉手相应诊法不同,此法源于《脉经·脉法赞》,其中记载:“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日人迎,右日气口。”是以寸口脉关前一分之处分别为人迎与气口。 人迎气口诊法与《黄帝内经》喉手相应诊法不同,此法源于《脉经·脉法赞...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4.html

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关系_《中医基础理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五行。五气即二气,二气即一气”(吴澄《吴文正公集·答人问性理》)。一气分阴阳,阴阳生五行,阴阳五行均为气之消息变化。二、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关系气、阴阳和五行,均为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物质构成哲学范畴,属于世界本原物质...

http://zhongyibaodian.com/jichulilun/44-2-4.html

温病学说发展与成熟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学说是中医在漫长岁月里,沿着中医理论体系发展与外感发热性、流行性疾病作斗争得来中医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吴有性之后研究温病学者逐渐增多,戴北山之《广瘟疫论》及喻嘉言、陈平伯之论温以及余师愚之论疫、周扬俊论温热暑疫等等。他们于温热...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72.htm

共找到847,61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