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麻疹病死率因素和对策如何_传染病_【中医宝典】

...(1)病死率与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有关。发展中国家总的病死率比发达国家高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如美国的麻疹病死率已降到1—2/万,而印度和孟加拉国为5%;南美洲、非洲、亚洲的麻疹儿童病死的一个重要原因。 (2)家庭中、居室内人群聚集,屋群...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724.html

麻疹并发症_麻疹有哪些并发症_查疾病_【疾病大全】

...纹理增粗,两肺过度充气,肺小片浸润,疹退后阴影消失较快。细菌或其他病毒引起的继发性肺炎为麻疹最常见并发症,多见于出疹期,以婴幼儿患病为重。临床于皮疹出齐后发热持续不降,气急缺氧症状加重,肺部啰音增多,中毒症状加剧,尚可出现吐泻、脱水、酸中毒...

http://jb39.com/jibing-bingfazheng/MaZhen265651.htm

怎样预防麻疹_传染病_【中医宝典】

...和预防其它一样,的预防工作也应抓管理好传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3个环节。而其中以保护易感人群为主,制定一个以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1)管理好传染源:由于麻疹患者本病的唯一传染源,因此管理好患者对控制本病的播散具有重要意义。...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715.html

什么麻疹双份血清学化验_传染病_【中医宝典】

...前已述及有关的实验室检查有多种,其中有一种测定血清中麻疹抗体。这类实验的理论基础:当人感染麻:疹病毒后,这种致病微生物即作为抗原。可以刺激我们机体产生能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即特异性抗体。这人体防御机能之一,然而产生抗体需经一定的时间...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751.html

不必恐慌流脑和麻疹_传染病_【中医宝典】

...日前, 不少读者打来电话说,有报道称开春第一轮应季病暴发,和应季病人增多,人们应当怎样预防和接种呢?为此记者走访了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专家认为,3、4月份虽然流脑和麻疹的流行期,但是近几年北京市的疫情情况平稳,持续保持历史低...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721.html

接触麻疹患者后再接种麻疹疫苗还有预防作用吗_传染病_【中医宝典】

...绝大部分仍可预防发病,若超过2日再接种,一般不能防止发病,只能减轻症状。 上边所讲对个人而言,若想防止麻疹流行,应急接种具有可靠效果。当某地有麻疹流行趋势或已处于流行开始阶段时,立即给易感者施行应急接种,如果接种率大于80%,则半个月后流行...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680.html

如何保存麻疹疫苗_传染病_【中医宝典】

...冷藏车或装有干冰的保温盒。冻干制剂耐热性较液体制剂稍好,置37℃28天仍有效力,然而有条件时仍宜冷藏贮存。 为什么麻疹疫苗这么娇嫩?这是因为麻疹疫苗用经减毒处理的活麻疹病毒制成的,其主要成分蛋白质,因此遇热或光照后蛋白质会变性,病毒失活,...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703.html

麻疹可以预防的_传染病_【中医宝典】

...可以预防的!具体措施如下: 1、最主要的措施注射麻疹病毒活疫苗。8个月以上的孩子就可以接种,4至7岁的儿童可再次接种。这种打预防针的免疫称自动免疫。 2、如果接触了麻疹病人,在5天内可以注射免疫球蛋白预防,但作用仅维持2个月。这称...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801.html

春季警惕麻疹高发_【中医宝典】

...□ 郭俊田 河南省西华县人民医院 麻疹儿科常见的一种病毒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以发热、咳嗽、眼红、羞明、流泪、喷涕、口腔黏膜靡烂(称口腔黏膜斑)以及全身丘疹为特征。麻疹一年四季均能发生,以冬末春初最为多见。 麻疹的临床症状 发疹前期像感冒,...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959.html

麻疹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麻疹_查疾病_【疾病大全】

...麻疹应与常见出疹性疾病相鉴别,分别叙述如下: 1.风疹 重点应与轻型麻疹相鉴别。风疹特点为:多见于幼儿及学龄前期小儿,成人少见。前驱期短而症状轻,无热或低热,轻咳、流鼻涕,较少发生眼结膜炎,无科氏斑。起病1~2天后即出疹,迅速见于全身。...

http://jb39.com/jibing-zhenduan/MaZhen265651.htm

共找到483,81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