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身遇到过的事情 experience 个人经历的故事 亲身遇到过 undergo 几年后他经历过一次类似中暑的情况 历时 take 上古之事,经历数千载 国语辞典 經過。 書經.君奭:「天命不易,天難諶,乃其墜命,弗克經歷,嗣前人恭明德...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笔名鲁迅,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20世纪中国重要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 中文名:周树人 别名:鲁迅,周樟寿,周豫才 ...
...鲁迅一家人或许是由于政治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父亲的形象都被塑造为“横眉冷对”,好像不横眉冷对就不是真正的鲁迅、社会需要的鲁迅。的确,鲁迅是爱憎分明的,但不等于说鲁迅没有普通人的情感,没有他温和、慈爱的那一面。我后来也问过叔叔周建人好多次:...
...鲁迅至今依然为很多青年的偶像1广州的一些进步青年创办的“南中国”文学社,希望鲁迅给他们的创刊号撰稿。鲁迅说:“文章还是你们自己先写好,我以后再写,免得人说鲁迅来到文州就找青年来为自己捧场了。”青年们说:“我们都是穷学生,如果刊物第一期销路...
...鲁迅先生一生写作1000万字,其中著作600万字,辑校和书信400万字。 鲁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在当时,一般的读书人走的是三条道路:一条是读书做官的道路。当不上官的还可以去当某一个官僚的“幕友”,倘若前两条道路都走不通,还可以去经商。鲁迅走的则是为当时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条道路:进“洋学堂”。这在当时的中国,是被一般人视为“把灵魂卖给...
...讲演也允许女高师学生参加听讲。在许广平就读的国文系,北大教师前来兼课的就有马裕藻、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沈尹默、沈兼士、沈士远等。 1923年,许广平二年级时才读到鲁迅讲授的《中国小说史略》。在每周30多小时的课程中,她最盼望听讲小说史,...
...鲁迅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政治评论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人称“文思革”(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
...1927年10月,鲁迅辞去中山大学职务到达上海,10年之久,他一直住在上海公共租界北区的越界筑路区域(所谓“半租界”,是指今天虹口区北部鲁迅公园一带),那里有特殊的政治环境保护他写作免遭迫害,以及他不少的日本朋友。1930年起先后加入中国...
...鲁迅的古汉语、日本语水平高,德语能读能译整本整本的文学名著和学术书,也相当有水平,英文懂一点。鲁迅生前曾多次公开宣称“我不懂英文”: “我不懂英文,因此也不明这字的含义究竟怎样”(《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可惜我不懂英文,只能自己...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