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本草辑佚尚志钧在六十年代八十年代完成了《神农本草经》、《昊普本草》、《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雷公炙论》、《药性论》、《唐·新修本草》、《本草拾遗》、《海药本草》、《日华子本草》、《本草图经》及《补阙肘后方》等辑复工作,为...
...大辛苦寒,入膀胱,去火邪,能行十二经,通腠理利九窍,泻下焦血分湿热,疗风行水,降气下痰。性险而健,惟湿热壅遏及香港脚病凡下焦湿热致二阴不通者用此治之。有二种,汉防己治水用,木防己治风用。...
...非独察脉、用方之为难,而辨药最其难者。金石之珍,草木之怪,飞潜动植之广且众也。风气不同,南北不通,或非中国之所有,或人力之所不可到,乃欲真伪无逃于指掌之间,则本草、图经二者,何可须臾离也。世所传,曰《神农氏本草》三卷,梁·陶隐居离以为七,唐·...
...嘉 三年十月,校正医书所奏∶窃见唐显庆中,诏修本草,当时修定注释《本经》外,又取诸药品,绘画成图,别撰图经,辨别诸药,最为详备,后来失传,罕有完本。欲望下应系产药去处,令识别人,仔细详认根、茎、苗、叶、花、实,形色大小,并虫、鱼、鸟、兽、...
...粳米气微寒,味甘、苦。甘平。无毒。入手太阴经、少阴经。《液》云∶主益气,止烦、止渴、止泄。与熟鸡头相合,作粥食之,可以益精强志,耳目聪明。本草诸家共言益脾胃,如何白虎汤用之入肺?以其阳明为胃之经,色为西方之白,故入肺也。然治阳明之经,即在...
...苦咸寒,小毒。竹之余气所结,皮黑肉白者良。入药泡用,赤黑色者杀人。《本经》杀三虫,逐毒瓦斯胃中热,利丈夫不利女子。发明 雷丸功专杀虫,杨 得异疾,每发语则腹中有小声,渐渐声大,有道士曰,此应声虫也。但读《本草》取不应者治之,读至雷丸不应,...
...伤寒著作。十卷。清·吴仪洛编订。书成于1766年。吴氏推崇喻嘉言《尚论篇》,认为喻氏“将三百九十七法分隶于大纲之下,极得分经之妙”,因以“分经”为书名将此书予以重订和补注。书中将喻氏《医门法律》中暴卒中寒一门及“秋燥论”补入。在学术见解...
...伤寒著作。十卷。清·吴仪洛编订。书成于1766年。吴氏推崇喻嘉言《尚论篇》,认为喻氏“将三百九十七法分隶于大纲之下,极得分经之妙”,因以“分经”为书名将此书予以重订和补注。书中将喻氏《医门法律》中暴卒中寒一门及“秋燥论”补入。在学术见解...
...咸温小毒。取未交雄蛾,纸封焙干,拌椒密藏则不蛀。《本经》主心腹邪气,起阴痿,益精气,强志生子,好颜色,补中轻身。发明 蚕之性禀淫火,力专助阳。其子在腊月中非以重盐盐透,水渍曝干,则茧不能缫丝,出子之后非桑不食。《本经》主心腹邪气,皆桑之...
...弟子,梁《七录》载《李当之本草经》一卷,早佚。宋·掌禹锡引韩保升认为李当之修《神农本经》。李时珍则认为此书即为《李氏药录》,其文散见于吴普、陶弘景等人所修本草书中,“颇有发明”云。但此书早佚,后世不行,因而于后代影响极少。2、《吴普本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