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带徒是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重要途径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目前看来,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缺口都很大,而中医尤为突出。关键是中医院校规模有限,培训能力严重不足,我国现有高等中医院校26所,中等中医学校30所。1986年中医院校大学毕业生仅6000多人,中专毕业生仅2000余人,加在一起不到9000...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025.html

药学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医药本科教学计划原则和基本要求》征求意见”文件精神和“制定高等医药本科教育指导性文件研讨会纪要”意见,全国各高等药学院校(系)1988年对药科类各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修订后新教学计划于1988年9月在各药学院校(系)88级各专业中施行...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41.htm

医学文献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关于改进和发展文献检索课教学几点意见”,使文检课在教学各个方面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教材方面,由吴观国主编《医学文献检索利用》,经过两次修改,已列为全国统编教材,于1988年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此外,许多院校还自编教材,不下几十种...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31.htm

医学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宋代医学教育虽不如唐代稳定,却有所改革和发展,医政医学分立,太医局成为国家最高医学教育机构,地方也设有“医学”专门培养医药人才。(一)国家医学教育机构太医局 医学教育设立机构,始自仁宗庆历四年(1044),太常寺置太医同,于翰林院选拔...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72.htm

哲学使中医药富有特色——访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研究中心张宗明教授_【中医宝典】

...因此,通过中医学哲学基础研究,对于阐明中医学思维特征、文化渊源和学术内涵,理清中国哲学中医学体用关系,探讨中国哲学现代价值均有着十分重要意义。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就把《中医哲学基础》列入其中,反映了中医药教育...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82.html

序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是我众多学生中颇具特色一位,这个特色不是指旁什么,而是指他对中医,尤其是对经典中医那不同寻常热爱追求。这在对经典重视每况愈下,在高等中医院校纷纷将经典改为选修课情况下,是难能可贵,是值得赞许,也是最令我感到欣慰之处。...

http://qihuangzhishu.com/145/2.htm

中医师承培养模式思考_【中医宝典】

...再次撰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 陆金国 广州中医药大学 重读历史: 院校制取代师承制是历史必然 10多年前,中医界部分有识之士开始呼吁改革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将传统师承制纳入现代中医教育范畴。其后,国内各大中医院进行了有益尝试,取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479.html

古今接轨意义_【中医宝典】

...“古今接轨论”为刘渡舟教授首先提出,是指古方(经方)今方(时方)合用一种理论。 经方与时方合用虽古有先例,但临床应用并不广泛,古人及现代文献对经方时方合用意义也较少论述。要了解古今接轨意义,首先要明白经方时方含义。《中医大...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94.html

人才是民族医药学发展根本_【中医宝典】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单位。所到之地维族、哈族欢快歌舞,使我们不仅冲洗了一路沙尘,减轻了旅途疲劳,而且还真正领略了浓郁少数民族风情。谈起中医民族医药学现状,各地、各单位反映最突出问题依然是人才,因为人才是中医民族医药学发展根本。 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124.html

理性思考内证实验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很精深内证实验,却是不可否认事实。正是因为这个内证实验和理性思考结合,才产生了传统文化,才构建了中医理论。内证实验是任何一个有志于研究中医人所不能回避。当然,内证实验这样一个问题确实不容易说清楚,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内证实验不是摆在...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3.htm

共找到1,084,41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