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
...吸收减少减少1,25(OH)2D3继发性降低原发性降低主要病因雌激素降低增龄衰老三、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①长期低钙饮食每日<600mg。②PTH增加,骨吸收增加。③绝经或卵巢切除雌激素下降,骨吸收增加,肠钙吸收下降。④长期卧牙,见阳光少,骨...
...据美国研究人员在加州召开的流行病学研究协会年会上报告,近半数的骨质疏松症妇女在确诊一年后仍未接受治疗。 骨质疏松症是妇女绝经后的常发疾病,患者的骨盆、脊柱和身体其他部位骨骼变薄,易发生骨折。 纽约州布法罗大学的Jean ...
...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中老年健康,为国际研究热点。补肾、健脾、活血法防治骨质疏松症由刘庆思、庄洪、黄宏兴、冯新送、魏合伟、邵敏、徐必达、杜莹、蔡桦等合作研究。他们在全面分析中医学对骨质疏松症发病机理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补肾、健脾、活血...
...据美国媒体报道,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公布的最新调查显示,患有骨质疏松症的美国人在10年间剧增了6倍以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新药研发与销售数量也同时增加。 根据统计,截至2003年底,估计有360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而1994年只有50万人。...
...骨质疏松症是绝经后妇女常见的慢性疾病,有人称之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男性更年期以后也可发生,但女性多见,多发生于绝经后2年,也有的报道绝经后5~10年发生。绝经越早,骨质疏松症发生得也越早。特别是在早年切除卵巢或性腺发育不全的妇女 ...
...绝经后的妇女容易罹患骨质疏松症的原因与女性绝经后雌激素的缺乏有关。其作用机制简单地讲可能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的: ①雌激素有促进降钙素分泌、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的功能。雌激素缺乏时,降钙素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减弱。破骨细胞活性增强可导致骨吸引...
...骨质疏松症。不可完全依赖X线照片作为诊断依据,因为X线检查对本症并不敏感。在无法作高度敏感的检查时,可以根据病人的饮食、生活、活动能力下降的表现作出判断,以便尽早开始防治。7.出现症状后,过份强调卧床休息,对防治本症不利,根据动静结合的原则,...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指老年人因骨质疏松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内单位体积骨基质减少,骨量降低和骨强度降低两方面。本病发生的年龄据医学统计报导,60岁以上男性有10%左右可有骨质疏松症,女性则比男性发病率高,50...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指骨小梁的数量绝对值减少,而骨小梁的结构及骨基质的钙化均正常,因此与骨软化不同,故也有人称之为骨质缺乏症(osteopenia)。骨质疏松乃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骨形成减少或骨吸收增强或两者兼而有之所致...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