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古数。卷数仍旧。) 仿宋本《周易本义》十二卷。(曹寅扬州诗局刻本,武英殿重刻宋大字本。) 重刻宋本《周易本义》十二卷,附《吕氏音训》。(宝应刘氏校刻本。宋吕祖谦《音训》。《音训》别有金华丛书本。) 《周易传义音训》八卷,附《易学启蒙》。...
...,後代稍益之,故经典音字,多有假借,(谓若借后为後,辟为避,大为太,知为智之类,经典通用)。陆氏《释文》,自南徂北,遍通众家之学,分析音训,特为详举,固当以此正之,(唯今文《尚书》改就今字,删定《月令》,依其时进本,与《释文》音训,颇有不同...
...百年垂死中兴时。’古人留意音训如此。又尝见人读‘冒顿’音墨突,遍阅《汉书》无此音,后出《晋书音义》。又‘曲逆’音句遇,亦出《文选注功臣赞》中。”苕溪渔隐曰:“东坡诗云:‘威声又数中兴年,二虏行当一矢联。’吕居仁诗云:‘谢安肯为苍生起,早为吾...
...又晋宋古本,序在《集解》之端。徐邈以晋世言五经音训,为此序作音。且此序称“分年相附,随而解之,名曰《经传集解》”,是言为《集解》作序也。“又别集诸例,从而释之,名曰《释例》。异同之说,《释例》详之”。是其据《集解》而指《释例》,安得为“释例...
...自后汉服虔、应劭注《汉书》以来,唐朝颜师古、清朝王先谦双峰并峙,乃《汉书》注家中之巨擘。 《汉纪》作者:荀悦;朝代:东汉;备注:《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汉书音训》作者:服虔;朝代:东汉;备注:《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备注:《隋书·卷三十三·...
...卷 曾穜《大易粹言》十卷 吕祖谦《定古易》十二篇为一卷 又《音训》二卷 《周易系辞精义》二卷 朱熹《易传》十一卷 又《本义》十二卷 《易学启蒙》三卷 《古易音训》二卷 张浚《易传》十卷 倪思《易训》三十卷 赵善誉《易说》二卷 刘文郁《易宏纲...
...後人�以《尔雅》证传注。《尔雅》非是,只是据诸处训释所作。赵岐说《孟子》、《尔雅》皆置博士,在《汉书》亦无可考。 ※《尔雅释文》一卷 陈氏曰:唐陆德明撰。 ※《尔雅音训》二卷 《崇文总目》:不著撰人名氏。以孙炎、郭璞二家音训为尚狭,颇增益之...
...之说,程《传》不及《系辞》故也。《馆阁书目》以为�祖谦之名。 ※《大易粹言》十卷 陈氏曰:知舒州曾�童献之集二程、张载、游酢、杨时,外及二郭之学为一书。�童尝受学於郭白€。 ※吕伯恭《古易》、《音训》共十四卷 陈氏曰:伯恭所定,篇次与吕微仲同...
...六经》,故标概作书之谊,而著其目。惟《易》阙而不叙。 晁氏曰:此其叙篇也,凡五卷。 ※《经典释文》三十卷 《崇文总目》:唐陆德明撰。德明为国子博士,以先儒作经典音训,不列注传,全录文颇乖详略。又南北异区,音读罕同,乃集诸家之读《九经》、《...
...枢密使,首荐修等,置之馆阁。有集四十卷,《周书音训》十二卷,《唐书备问》三卷,《庄子旨归》三篇,《列子旨归》一篇,《戴斗奉使录》二卷,集《两汉诏议》四十卷。 子益恭、益柔。益恭字达夫,以荫为卫尉寺丞。性恬淡,慕唐王龟之为人,数解官就养。曙...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