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_《医学纲目》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难》〕肺外证,白,善嚏,悲愁不乐,欲哭。(十六难)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全文见治虚实法。)□〔垣〕巴戟丸 治肺病,白不悦,则为脱气脱血,脱津脱液,脱精脱神。(方见梦遗。)脉紧者,寒也。或白善嚏,或面色恶,皆寒也。以...

http://qihuangzhishu.com/335/355.htm

正确认识脉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的脉高手,他们不但诊脉神乎其神,更难能可贵的是处方用药效如桴鼓。陈寿《华佗传》载:广陵太守陈登患有怪病,胸中烦闷,赤不食,久治不愈。华佗为之诊脉后曰:“府君胃中有虫数升,欲成内痈,食腥物所为也”。开方服药二剂,吐出虫子三升,“赤头皆动,...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775.html

的起源与发展(一)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有关舌的论述在医籍中最早见于《内经》,如《紊问·脉要精微论篇》说:“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因手少阴心经起于心,挟咽喉,因心有病,引起“舌卷不能言”的症状。 《素问·热论篇》说:“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2.html

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前者凭听觉了解病人的语言、呼吸、咳嗽等声音;后者凭嗅觉分辨病人病体散发的及其排泄物的气味。作为四中的一个方面。...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136.htm

要经终论_《素问悬解》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黄帝问曰:要何如?岐伯对曰:诊病之始,五决为纪。欲知其始,先建其母。所谓五决者,五脉也。诊病之始,以决断五气之盛衰为纲纪。欲知此气盛衰之所始,先建其母,知其母气之虚实,则知子气盛衰之所始矣。所谓五决者,决断五脉也。夫脉之大小滑涩浮沉,...

http://zhongyibaodian.com/suwenxuanjie/1290-10-3.html

《四韵语》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专着。一卷(即《乐只堂人子须知韵语》卷一)。清·何梦瑶撰。首为十二经脉歌,次为四心法撮要、辨阳证阴证要诀。书中对诊脉,望色,察及五官、唇、齿,辨舌,闻声及问症等分别予以论析,并介绍八脉要诀、脉象、主病、脉症宜忌、胎产脉、死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301.htm

病_《古今医案按》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罗谦甫治杨郎中之内.年五十余.体肥盛.春患头目昏闷.赤热.多服清上药.不效罗其脉洪大而有力.内经云.热者.足阳明病.脉经云.阳明经气盛有余.则身以前皆热.况其人素膏粱.积热于胃.阳明多血多气.本实则风热上行.诸阳皆会于头.故热之病...

http://qihuangzhishu.com/618/99.htm

_四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望诊、闻、问诊和切诊等四种诊病方法的合称。四必须结合连用,互相参证,才能全面了解病情,为辨证和治疗提供充分的依据。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sizhen-1382.html

与脉发展的时间差别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内经》有关脉诊的内容非常丰富,无论是对诊脉的方法、脉名、正常脉、病脉以及死脉的认识,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如诊脉方法有“三部九候法”、“人迎脉口诊法”、“尺寸诊法”、“寸口诊法”等等。 舌与脉虽然最早都见于《内经》但从内容和重视的程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5.html

回族“汤瓶八”向海外发展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职工开展培训。 中国“汤瓶八”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其中包含民间经脉按摩、刮痧、拔火罐、放血疗法、穆斯林的自我按摩等,并学习吸纳了中医经络学,形成了较为完整、主次分明的八种疗法。 具体而言,“汤瓶八”是对头、、耳、手、脚、骨、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14.html

共找到80,10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