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有关论述药粥的书籍甚多。如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就有许多米药同用或药后食粥的论述,如:'白虎汤'、'桃花汤'、'竹叶石膏汤'等都是米药合用的典型;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中就列有'食治'专节,还有应用'牛乳粥','天花粉粥'...
...介绍一些防暑开胃的汤粥做法,帮大家轻松度夏。 丝瓜苦瓜肉丝汤:取鲜丝瓜、鲜苦瓜(去瓤)各250克,切块。瘦猪肉200克,切丝。同入锅内,加水1000毫升共煮,待肉熟后,放入适量食盐调味即成。每日分2次,佐餐食用。能清暑解毒,补虚,可缓解身热...
...鸭粥 [原料]青头雄鸭一只、粳米50克、葱白适量。 [做法]青鸭去毛及内脏、切细煮至极烂,再加粳米、葱白煮粥;或用鸭汤煮 粥,不放盐、可加料酒几滴去腥。 [用法]每日2次,空腹温热食。7天为一疗程。 [作用]补益脾胃、利水消肿,滋阴血。...
...汁,将汁加粳米、扁豆煮成粥食用。适用于手足心热、便干、纳呆的脾阴虚小儿。 扁豆香薷汤:扁豆10克,香薷5克,用时加水煎汤,每日分3次服用。方中扁豆醒脾除湿,配以清暑、化食、和中的香薷,共奏清暑、利湿、和中之功效。适用于婴幼儿夏季常见的湿热...
...中医处方的原则和药物、食物的性能进行选配而组合成方的。 2.药粥是药食结合,相辅相成药粥是药物疗法、食物疗法与营养疗法相结合的疗法。药物与米谷配伍,同煮为粥,相辅相成,收到药物与米谷的双重效应。 3.药粥注重后天脾胃,治养一体“脾胃为后天...
...《保健药膳》生芦根粥主要原料:生芦根30克,粳米50克。制作方法:先用水煮芦根取汁去渣,用汁煮米做粥。效用说明:清热、除烦,止呕。适宜于小儿胃热而引起的呕吐等症。 目录 《保健药膳》生芦根粥 《食医心鉴》生芦根粥 ▼ 相关方剂 ▲ 返回...
...《保健药膳》珍珠母粥主要原料:珍珠母(或蚌)120克,粳米50克。制作方法:先用水2000毫升煮珍珠母(或蚌)取汁,再用汁煮米做粥。食时亦可加少许盐。效用说明:清热解毒,止渴除烦。凡因温热病毒而引起的发热、口渴、面目红赤、舌红苔黄、脉数...
...详安老书及《食医心境》、《食疗本草》、《养生杂纂》等书。苍耳子粥治目暗不明及诸风鼻流清涕,兼治下血痔疮等证。用苍耳子五钱取汁,和早米三合煮粥食。又可作羹及煎之代茶。葱粥治伤风及妊娠动胎,产后血晕。用糯米煮粥,临熟入葱数茎,再略煮食之。乌头...
...不失为上好的时令佳蔬。近年来,研究资料表明,食用荠菜等野菜,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韭菜粥】先将粳米加水煮沸,再加入洗净切碎的韭菜同煮为粥。韭菜自古是美食佳蔬,它富含维生素A、B、C和糖类、蛋白质,有调味杀菌等作用。春日食韭可助阳,促进...
...7天,去皮、尖)15克,红枣10枚,山楂100克,豇豆30克,冰糖500克。制作时把米淘干净,锅内加满水,放入豇豆、果仁等辅料(除大枣、山楂、冰糖外),煮40分钟,然后将米倒入锅内,用文火熬烂成粥,再加冰糖、大枣、山楂,继续熬5分钟即可。...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