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掌握剂量的增损对于提高临床疗效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故有“中医不传之秘是药量”的说法。陈教授在临证时非常注意药量的变化,且常常药用重剂,单刀直入,出奇制胜。如青蒿功能清热解暑,退虚热而不伤阴,一般每剂用15~30g已属大剂。陈教授认为,...
...方剂学名词。①十剂之一。用重镇药物组成。具有镇静潜降作用的方剂。《沈氏尊生书·要药分剂》:“徐之才曰:重可去怯,滋石、铁粉之属是也。”“张从正曰:重者,镇坠之谓也。怯则气浮,如表神守而惊悸气止,朱砂、沉香、黄丹、寒水石皆镇重也。久病咳嗽,...
...凉血消斑。 处方:附子60g(与生姜50g一起先煎1小时),黄芪30g,太子参18g,白术12g,生地15g,丹参18g,丹皮15g,元参15g,麦冬18g,竹叶6g,连翘18g,黄连6g。7剂,每剂以水1600ml,煎至600ml。日3服...
...危象同时具有治疗和预防作用。一氧化氮作为新型的选择性肺血管扩张剂,在先心病术中术后的应用也取得了初步成功。一氧化氮经气道用药,作用极为短暂,能有效地降低肺动脉压,而且通过选择性扩张通气良好的肺段血管,改善血液氧合状况,避免了其它血管扩张剂无...
...红糖水,务求经常得微汗。 从以上病例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临证中不仅做到方药对证,还要强调服药方法,“一剂知二剂已”并不是可望不可及的。分言之有以下3点启示: 不可过药,安全第一。唐代大医孙思邈说过“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所以医生要“胆欲大而心欲小...
...中医学认为机体健康状态的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关键在于阴阳的平衡。炎症、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等疾病过程的发生,主要机制应属于“邪盛”而致的机体免疫功能中某些环节“太过”。因此在这些疾病的治疗中,多应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祛邪类中药抑制...
...我国外科医疗上早有应用,如清代《医宗金鉴》有“顶大蒂小,用药线勒于痔根,每日紧线,其痔枯落”的记载。 线剂是利用所含药物的轻微腐蚀作用的和药线的机械扎紧作用,切断痔核瘘管,使引流畅通,以利疮口愈合,用来治疗瘘管和痔疮等疾患的。 近年来,有以线...
...休息痢:休息痢病机一般为湿热积滞,脾阳不足。先生治休息痢发作期,因气阻血滞,有腹胀,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而又高年脉弱之实多虚少者,则根据”气调则后重自除,血和则便脓自愈”的原则,用附子配艾叶温脾散寒以补虚,配槟榔行滞去积以泻实,配当归、...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来源 《金匮要略》大黄附子汤。 应用 大黄通腑排毒,去陈垢而安五脏,附子温补脾肾,二药合用排泄浊毒,温润泻下,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后期浊毒内蕴者。 心得 大黄、附子温下排毒,适于糖尿病肾病晚期体质虚弱而...
...】1.《金鉴》引张璐:大黄附子汤,为寒热互结,刚柔并济之和剂。近世但知寒下一途,绝不知有温下一法。盖暴感之热结而以寒下,久积之寒结亦可寒下乎?大黄附子汤用细辛佐附子,以攻胁下寒结,即兼大黄之寒以导之。寒热合用,温攻兼施,此圣法昭然,不可思议...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