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之道——玩弄阴阳,其乐无穷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远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其次...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49.html

阴阳常变论_《吴医汇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以阳为重,及观天不地不生,夫不妇不成,又谓元不生于元而生于贞,盖天地之化,不翕聚则不能发散,故不贞则无以为元,而非生生不穷之道也;又不必以阴为轻,则先儒之说未尝偏轻偏重也。故阴阳得其正,则平若权衡,阴阳失其,则反如冰炭。其变者而观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wuyihuijiang/750-15-3.html

阴阳之中复有阴阳_《类经》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一日之气,卯时日出地上为昼,天之阳也;酉时日入地中为夜,天之阴也。然于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如午前为阳中之阳,午后则阳中之阴也;子前为阴中之阴,子后为阴中之阳也。故以一日分为四时,则子午当二至之中,...

http://qihuangzhishu.com/481/17.htm

阴阳学说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万象的发生、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是古人认识宇宙本原、解释宇宙变化的一种世界观方法论,包涵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66.html

虚损宜分阴阳施治论_《叶选医衡》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治实,本不同。实者阴阳有余,但去所余而得其平。虚者阴阳本有不足,再去所有,则二者俱败,其能生乎?故治虚之要,凡阴虚多热者,最忌辛燥,恐助阳邪也,尤忌苦寒,恐伐生阳也,惟喜纯甘壮水之剂,补阴以配阳,则刚为柔克,虚火降,而阳归乎阴矣。...

http://zhongyibaodian.com/yexuanyiheng/768-10-12.html

阴阳的含义_【中医宝典】

...以阐释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故有“一阴一阳之谓道”之说。 阴阳的对立统一观点被古代医家所吸收,并与长期所积累的解剖、生理知识疾病防治经验相结合,从而形成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把阴阳概念全面而系统地运用于医学的医籍,首推《黄帝内经》。 2、阴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28.html

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_【中医宝典】

...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经常不断地运动相互作用。这种运动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古人把这种不断运动变化,叫做“生化不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30.html

易学阴阳_【中医宝典】

...期,其相互间的平衡关系已经瓦解,但如果要发生性质上的彻底改变,还必须有一个很强大的诱因,如旧社会的改朝换代,封建统治者百性就是阴阳的两个方面,当二者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后,不管是那家的王朝,总是在一个开始不明显,但得以迅速壮大、发展的因素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61.html

阴阳乖戾_阴阳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乖戾即不或失调。阴阳不和或失调,就会彼此偏衰偏亢,气血逆乱,脏腑功能失常等。这是病理变化的基本原理。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yinyangguaili-2027.html

阴阳与男女_【中医宝典】

...男女两性的相交来联系自然,重点阐述自然人变化(易者,变也)的原理。例如,在自然现象中,月亮与冬天属于阴,太阳与夏天属于阳;对人类来说,女子属于阴,男子属于阳,阴阳需要互补,即所谓“刚柔相摩,屈伸相感而利生”。这都是强调阴阳结合,阴阳互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58.html

共找到747,04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