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缪仲醇十剂内增升降二剂论_《本草新编》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不外阴阳,而阴阳之道何能以一言尽。有升阳而阳升者,有升阳而阳反降者,有降阴而阴降者,有降阴而阴愈不降者,又不可不知也。然而升降之法,实包于十剂之中。有十剂之法,则可变通而甚神,舍十剂之法,而止执升降之二剂,未免拘滞而不化,此升降之二剂所以可...

http://qihuangzhishu.com/624/11.htm

重脾胃升降治验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剂。并嘱其调养性情,增加营养。药后随访,诸症悉平。 按:升降出入是人体气化功能的基本形式,是脏腑经络之阴阳气血运动的基本过程,故《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脾胃居于中州,为升降出入之枢纽。唐容川:“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071.html

升降失常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因病理学术语。泛指阳明气血升降顺逆的失调或上下生理平衡的改变。脏腑气化过程各有其升降、上下的动势,升与降、上与下又相互调济,反之则病。如脾的清阳上升,胃的浊阴下降,维持机体的营养代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气在下,则在飧泄;浊气在...

http://qihuangzhishu.com/193/458.htm

升降沉浮_【中医宝典】

...在今天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升降浮沉与性味的关系一般来说,药性升浮的,大多具有辛甘之味和温热之性; 药性沉降的大多具有酸苦咸涩之味和寒凉之性。故李时珍:“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但对此“无”字,应理解为“多数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14.html

的解释_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慎密美好的樣子。 詩經.小雅.賓之初筵:「其未醉止,威儀。」 詩經.大雅.假樂:「威儀,德音秩秩。」 憂鬱的樣子。 宋.陳傅良.寄題陳同甫抱膝亭詩:「此意太勞勞,此身長。」...

http://hanwen360.com/c/148277.html

什么是阴阳失调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之一,临床上既用以阐释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失调的寒热虚实或真假的病证,也可用以说明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失常的精血津液与气之间的互损性病证。从更广的意义上讲,由于阴阳概念可用以说明脏腑、经络、营卫及气机升降出入等的相互关系,...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537.html

升降手法_《子午流注难》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五运有太过与不及.五气倾移.有常有变.卒然而动者谓之变.顺应四时.阴阳往复.寒暑迎随谓之常.根据时取穴.合乎运常.但不能应变.内经气交变大论篇云.应常不应卒.此之谓也.故刺法论中之升降手法欲发郁而升之者.均须待时.如当折其胜散其郁而降之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ziwuliuzhushuonan/314-4-5.html

升降的解释_升降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上升與下降。 禮記.曲禮上:「升降不由阼階,出入不當門隧。」 文選.左思.魏都賦:「習步頓以升降,御春服而逍遙。」 盛衰。 書經.畢命:「道有升降,政由俗革。」 增減。 新唐書.卷五十一.食貨志一:「然是時天下戶未嘗升降。」...

http://hanwen360.com/c/286501.html

气味阴阳_方药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气味阴阳指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 【气味阴阳】 指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四气中的热,温(袪寒、助阳)属于阳;寒凉(清热、泻火、养阴)属于阴。五味(实际是六味)中的辛(散)、甘(缓)、淡(渗)属于阳;酸(收)、苦(坚、燥...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093.html

中气_《四圣心源》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脾为己土,以太阴而主升;胃为戊土,以阳明而主降。升降之权,则在阴阳之交,是谓中气。胃主受盛,脾主消化,中气旺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水谷腐熟,精气滋生,所以无病。脾升则肾肝亦升,故水木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故金火不滞。火降则水不下寒,...

http://qihuangzhishu.com/1296/69.htm

共找到131,15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