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前曾患“脑梗死”,现肢体活动自如。证属阳气亏虚,邪滞腑实。治以温阳益气,泻下通便为法。方用四逆汤合大承气汤加减。处方(中药配方颗粒):制附子6克,干姜3克,红参5克,生白术10克,鸡内金10克,生大黄6克,芒硝3克,枳实6克,厚朴6克...
...白芍15克,牛膝15克。 服药5剂诸症显减,嘱其以附子理中丸善后。 便秘者,虽有燥象,亦应从病根入手。此患者乃是肾阳不足,逼阳上越,故晨起口水带血,长痤疮;下焦阳气不足、气化不利,故大便不通、小便频、脚凉。故以温阳潜阳,加以通法为辅,5剂即收...
...一、伤寒类 1、在三阳方面:应用麻黄、桂枝、小青龙等法外,又有表寒里热的桂枝白虎汤、大青龙法,以及生津清热、下则存阴、承气等法;妇人经水和适来,邪热陷入血室。瘀热交结,用小柴胡加清热通瘀之法。2、在三阴方面:有寒已化热,热又伤阴心烦少寐,...
...药,质重性坠,味咸软坚,长于下气坠痰,且可平肝定惊,凡实热痰积、内结不化、壅塞胶固所致的咳喘气逆痰稠、癫狂、惊痫等证,伴见大便秘结或不爽,苔厚腻,脉滑数有力者,皆可用之。 病案举例 骆某,男性,74岁。既往有脑梗塞病史多年,近1年来出现右侧...
...20g,枳实20g,厚朴15g,莱菔子20g,郁金20g,高良姜10g,乌药10g,龙胆草15g,黄连10g,元胡30g(后下),甘草10g。 临床验案:患者胃脘部胀痛8年。患者诉8年来频觉胃脘部饱胀不适,时疼痛,胃脘部反酸,烧心感,时打嗝,...
...肾阳虚 证候:心悸怔忡,神疲乏力,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头晕多汗,甚则肢体浮肿,呼吸急促,舌质淡胖或淡紫,脉细无力或结代。 分析:心肾阳虚,鼓动无力,血液不能正常运行,则心悸怔忡,脉细无力或结代;气阳不足则头晕多汗;阳虚不能温运则畏寒肢冷,...
...制品,性味甘寒,入心,胃经,能清热解毒凉血,用于治疗热痹、烦渴、斑疹、丹毒等。由于此类药物为污秽之物所制,人所恶之,而现行中医院校教材又极少提及,故年轻中医知之者少矣,而临床用之者更无。然临证中,王杰喜用善用此二药,常将两药配伍并用,取其...
...不足常是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的土壤,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也。其先兆潜证可分为下面二型:(一)心阴虚型先兆潜证该型患者由于多病损伤阴血,或因七情暗耗伤阴致心阴素亏。呈现心烦。心神不宁,心常跳动不安,失眠健忘,舌红,脉偏数等症。一旦感受外邪...
...:脾肾两虚,筋经失养诊断:(中医)痹证(西医)糖尿病周围神经炎治拟:温补脾肾,滋养筋经方药:制川乌、草乌(各)15g 干姜2g 鹿角片10g 仙茅12g 仙灵脾12g 肉桂3g 骨碎补12g 杜仲15g 补骨脂12g 黄芪30g 五味子10...
...悟》则仅列橘核丸一张主方,并明言:“治疝之法非一,而分别不外气血,气则游走不定,血则凝聚不散也。橘核丸加减主之。”可见如何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选出恰切的主治方,也很有讲究。2.主治方与辨证论治临证时借鉴主治方,将会有助于辨证论治的系统性。...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