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脑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称。发病年龄大多数在15岁以下,其中以1岁以下的婴儿发病率最高。年龄越小,病情越重。该病全年均有散发病人,但一般从2月份开始上长,3、4月达最高峰。据统计,春季发病率约占全年总病例80%,流脑的传播具有明显季节性...
...1.流脑早期诊断的最重要体证是皮肤上散在的出血点和瘀斑。冬春季节,如“感冒”病人突然高热和头痛,应仔细察看患者全身皮肤、口腔黏膜和眼结膜上,有无出血点和瘀斑;如有,哪怕出血点很少,或小如针尖,也应警惕可能是流脑,应把病人隔离后送大医院。据...
...婴儿湿疹是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属于变态反应性(或称为过敏性)疾病,至于确切的病因有时很难找到。通常把婴儿湿疹称为“奶癣”,如果用治疗“癣”的药物来治疗婴儿湿疹,病情会加重。婴儿湿疹最早见于2-3个月婴儿,大多发生在面颊、额部、眉间和...
...“”是流行性脑髓脊膜炎的简称,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具有发病急、变化多、传播快、流行广、危害性大的特点。多发生于冬春季,四月份达到高峰,五月下旬逐渐减少。多见于15岁以下的儿童,特别是2岁~6岁的儿童更易感染。 脑膜炎双球菌多...
...,由于人群对脑膜炎双球菌普遍易感,所以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患流脑。不过,6个月以内的婴儿可从母体获得免疫而很少发病,成年人则已在多次流行过程中经隐性感染而获得免疫。因此,相对而言儿童的发病率比较高,其中5岁以下的儿童特别是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
...,由于人群对脑膜炎双球菌普遍易感,所以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患流脑。不过,6个月以内的婴儿可从母体获得免疫而很少发病,成年人则已在多次流行过程中经隐性感染而获得免疫。因此,相对而言儿童的发病率比较高,其中5岁以下的儿童特别是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
...双球菌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加之冬春室内活动增多,接触频繁,烟尘刺激,呼吸道感染较多,室内外气温变率大,人体抵抗力弱,适应能力差,故能形成冬春流脑流行高峰。 人们只有正确认识和掌握流脑的发病规律和天气条件,及早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才能降低...
...预防后2周除菌效果达97.8%一100%;有0.2%的菌株可产生耐药;是法国目前推荐用于流脑的预防药。 我国70年代曾报道用“狗乃根”及“黄藤”等中草药,认为可以预防流脑。后经严格对照观察均证明无效。建议中草药预防流脑必需经科学实验证实后才能...
...入春以来,北京佑安医院的和应季病人陆续增多,在40多个病例中,成年人成了“主力军”,而且大都要住院治疗。 现在40岁左右的中年人大都在小时候注射过麻疹和流脑疫苗,但是由于麻疹疫苗不是终身免疫,过去注射的疫苗效力也已经“威力”不足,加上他们...
...流行性脑膜炎,特别是新型流脑的防治不容忽视。 流脑的潜伏期为2-10天,病情发展分为3期。上呼吸道感染期:病原菌侵入鼻咽部,患儿有咽痛、流涕、鼻塞等感冒表现。败血症期:多数突发恶寒、高热、头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全身疼痛、表情淡漠,约有70...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