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络,简称心包,亦称“膻中 ”,是心脏外面的包膜,有保护心脏的作用。 明·虞抟《医学正传》说:“心包络,实乃裹心之膜,包于心外,故曰心包络。”心居包络之中,《内经》将心包喻为心之宫城。《灵枢·胀论》说:“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在经络...
...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
...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素问》的这一篇讲“四气调神”,四气,就是指的春、夏、秋、冬之气,就是指的生、长、收(杀)、藏之气。调神呢?这个讲的是人的因素。人怎么...
...手厥阴心包络经图(图)【心胞络经之图】心胞络经之图(图)心包一藏,《难经》言其无形。滑伯仁曰∶心包,一名手心主∶以藏象校之,在心下横膜之上,竖膜之下。其与横膜相粘,而黄脂裹者,心也。脂膜之外,有细筋膜如丝,与心肺相连者,心包也。此说为是,...
...越人谓心主包络,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后人有以命门为包络者。皆非通论也。少阳三焦之气,生于肾脏,即相火也。相火者,先天所生之元阳也。包络者,包络于心下,多血而主脉,为君主之相。其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在三焦曰循,...
...张洁古曰∶崩者,倏然暴下也;漏者,淋漓不断也。将息失宜,劳役过度,喜怒不常,大伤于肝,肝为血府,伤则不藏血,而为崩中漏下。或悲思忧恐太甚,阳气内动,真阴虚,不能镇守包络相火,故血走而崩,宜养血安神为主。或因脾胃气虚下陷,肾与相火相合,湿热...
...安能舍补肾水别求泻火哉。少师曰:善。陈士铎曰:包络之火为相火,相火宜补不宜泻也。宜补而用泻必害心包矣。...
...出自:两汉王昭君的《怨词》类型:抒情 人物原文如下: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桑。 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 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没沉,不得颉颃。 虽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独伊何,来往变常。 翩翩之燕,远集...
...。”此说为是。凡言无形者非。又按《灵兰秘典论》有十二官,独少心包一官,而多“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一节。今考心包藏居膈上,经始胸中,正值膻中之所;位居相火,代君行事,实臣使也。此一官者,其即此经之谓欤。包络者,护卫心主,不使浊气干之,...
...《素问骨空论云》:督脉生疾,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女子为不孕癃痔遗溺,嗌干治在骨上谓腰横骨上毛际中,曲骨穴也,甚者在脐下营脐下一寸,阴交穴也。 王启玄曰:此乃任、冲二脉之病,不知何以属之督脉。李濒湖曰:督脉难行于背,而别络自...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