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人针灸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著作。七卷。此书虽冠“铜人”之名,实与“铜人”无涉。系元代书商抄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九《针经》的全文,析分为卷一-六,另附针灸禁忌一卷。原书成于唐代,作者已无可考。书中记载了一些常用要穴的针治经验,并附十二幅腧穴图。现存明·清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240.htm

卷三_《铜人针灸经》

...经。卷一》“明堂上经、有眉冲穴。而铜人经、无之。理、目、五般痫、头痛、鼻塞等疾所。不可废者”) 水沟一穴,在鼻柱下人中(按:据《针灸资生经。卷一》作“一名人中”)。督脉、手阳明之会。主疗消渴、饮水无多少、水气遍身肿,失笑无时,颠痫、语不识人...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704.html

卷二_《铜人针灸经》

... 巨骨一穴,在心脾骨头(按:据《针灸甲乙经》作“在肩端上行、两叉骨间陷者中”。《针灸资生经。卷一》云“《铜人》云‘巨骨二穴,在肩端上两叉骨间’,《明堂经。下经》亦同。但《明堂经。上经》云‘巨骨一穴,在心脾骨头’,不特‘一穴‘、字不同,而穴‘...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703.html

铜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指供针灸教学所用铜铸的人体经脉腧穴模型。最早铸制铜人为北宋针灸学家王惟一。②书名。《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的简称。详该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4/270.htm

针灸模型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形象的针灸模型比仅有的文字记载更能让人理解,对于教学、临床以及科研有着无以替代的地位。 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最早的针灸模型当数宋王惟一设计铸造的天圣针灸铜人铜人作为最据代表的针灸模型在此后各个朝代均得到十分重视。关于针灸铜人,将其作为专栏...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71.html

卷六_《铜人针灸经》

...:似有缺、误,不通)、急痛,身隐疹,大小便不止。针入三分 阳跷二穴,在外髁前一寸、陷者宛宛中。治脚气,肾气,妇人血气。针入三分。(按:据《针灸资生经。卷一》云“《明堂》上经、有阳跷穴。而《铜人》无此穴。惟有申脉二穴,阳跷脉所出、在外踝下陷中...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707.html

《勉学堂针灸集成》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该书原名《勉学堂针灸集成》,共分四卷。该书卷一、卷二名《针灸集成》,卷三、卷四名《经穴详集》。 在该书中,作者以求实态度,引录了《内经》、《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针灸资生经》等古代医籍中关于针灸论述的精华,并在《铜人腧穴针灸图...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33.html

针灸文化--宋金元时期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医书《太平圣惠方》中。之后,于天圣年间,王惟一又奉敕编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三卷,铸成针灸铜人模型两具,宋代的针灸学朝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针灸腧穴的国家标准,统一了腧穴归经、定位,规范了腧穴主治病症,成为当时针灸教育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78.html

卷七_《铜人针灸经》

...针灸吉日 丁卯、庚午、甲戌、丙子、壬午、甲申、丁亥、辛卯、壬辰、丙申、戊戌、己亥、己未、庚子、辛丑、甲辰、乙巳、丙午、戊申、壬子、癸丑、乙卯、丙辰、壬戌、丙戌 以上并吉。又宜用除日、破日、开日、天毉、要安,并吉。 针灸忌日 丁丑、及白虎,...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708.html

宋天圣《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石刻残碑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宋天圣四年《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刊行之后,又由王惟一负责,将全书内容刻石,并于天圣八年,以该书石刻为壁,在大相国寺内建成“针灸图石壁堂”。 宋天圣《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石刻残碑拓片 天圣石刻仿制品 出土地点:北京明代旧城墙遗址 出土时间:...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51.html

共找到18,78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