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补泻法_《中医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出针得整个针刺过程中,其效应还受到病人体质和功能状态得影响。所以,补泻手法得应用,必须根据临床实际情况来掌握,不能千篇一律地生搬硬套。《内经》所论补泻原则及其方法为后世针灸家所遵循,现结合后人得应用分述如下:迎随补泻法:迎随意指逆顺,这是...

http://qihuangzhishu.com/113/114.htm

施行补泻的依据_《中医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1、明辨经络施行针灸首先要熟悉经络理论。《灵枢·本》说:“凡道,必通十二经络所终始,络脉所别处,五所留,六腑所与合……阔数度,浅深状,高下所至。”指出针刺补泻法的运用即以经络理论为指导。针灸的作用主要是调理气血以达到...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20-2.html

针刺的得气与补泻_《中医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此意。毫针为各种针具的代表,其应用特别注重得气和补泻法。分述如下:得气和候气《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要,气至而有效”,说明针刺的得气,是取得疗效的关键。得气的快慢还与体质、气候等有一定的关系。凡患者体质较强,在气候温暖的情况下,针刺...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20-4.html

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_《中医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作综合考虑,灵活掌握。正如《素问·要论》指出:"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深浅不得,反为大贼",强调针刺的深度必须适当。怎样正确掌握针刺深度,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年龄《灵枢·逆顺肥瘦》说:"婴儿、瘦人,浅而疾;壮士、肥人,深而留"...

http://qihuangzhishu.com/113/45.htm

十二应十二经_《针灸素难要旨》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术】

...急,以治筋痹。四曰齐,齐刺者,直入一,旁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曰三,三刺者,以治痹气小深者也。五曰杨,杨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以治寒气大博大者也。六曰直针刺,直针刺者,引皮乃,以治寒气浅者也。七曰刺者,直入直出...

http://qihuangzhishu.com/780/31.htm

《官针》篇论法_《中医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治疗经脉本身的病,并单独取用病经的穴治疗,故称为经。(4)、络:“络刺者,小络血脉也。”是浅体表郁血的细小络脉使其出血的一种方法。由于这种法以血络为主,故称络,又称络。多用于实证、热证。(5)、分:“分刺者,分肉之间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20-3.html

针灸养生_针灸推拿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执中著的《针灸资生经》里,记载了用针灸预防多种疾病,如泻风门背不发痈疽等。明代医家亦倡导针灸保健,高武在《针灸聚英》里说:“无病而先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也。”逆,即防病义。清代潘伟如在《卫生要求》一书中还阐发了针刺的保健作用,他说:“...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7563.html

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_《中医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综合考虑,灵活掌握。正如《素问·要论》指出:"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深浅不得,反为大贼",强调针刺的深度必须适当。怎样正确掌握针刺深度,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年龄《灵枢·逆顺肥瘦》说:"婴儿、瘦人,浅而疾;壮士、肥人,深而留"...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12-3.html

针灸,针刺方法直刺_【中医宝典】

...先挟持提起穴位处皮肤,然后将针沿皮下刺入。特点是沿皮进针,浮浅而行。近代多称为“沿皮”或“平”。主要用于治疗寒气外袭肌表引起的头痛、肌肉酸痛、皮肤病、麻木不仁等。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765.html

针灸减肥原理_【中医宝典】

...减少进食量,同时抑制肥胖者亢进的胃肠消化吸收功能,控制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配合控制饮食,从而减少机体能量的摄入与储存;另一方面,针灸减肥可促进能量代谢,增加能量的消耗,促进体脂动员及脂肪分解,最终实现减肥效果。 通过针刺人体某些穴位,可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911.html

共找到495,80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