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二部位可以在不同的亚基上,或者位于同一亚基。2.机理(1)一般变构酶分子上有二个以上的底物结合位点。当底物与一个亚基上的活性中心结合后,通过构象的改变,可增强其他亚基的活性中心与底物的结合,出现正协同效应(...
...体内H2O2可被氧化酶和氧化物酶转变为H2O2消除H2O2的毒性。过氧化氢酶可催化两两分子H2O2生成H2O2和O2过氧化物酶利用H2O2直接胺类等物质,某些组织中含有一种含硒的谷胱氧化酶,可使LOOH或H2O2与GSH反应将LOOH变成...
...在任何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必须超过一定的能阈,成为活化的状态,才能发生变化,形成产物。这种提高低能分子达到活化状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催化剂的作用,主要是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以致相同的能量能使更多的分子活化,从而加速反应的进行。酶能...
...frank-starling原理,在一定限度内,心脏舒张期容量越大,心肌收缩力也越大,心搏量增加,从而维持心排量和回心血量有之间的平衡。然而,这种代偿机理的作用是有限的,当舒张末期容量明显增加时,心搏量反而减少。 (2)心室肥厚:通过增加...
...9月10日 日本大阪Shionogi研究实验室的Shinosaki T及其同事就赖诺普利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有利作用的机理进行了研究。慢性肾小球肾炎通过给单侧肾切除大鼠单次注射识别Thy-1.1抗原的E30单克隆抗体(E30)诱导而成。 E...
...干扰素作用的机理图22-4 干扰素的产生及其作用机制干扰素首先作用于邻近未受感染的细胞膜上的干扰素受体系统,该系统由神经节苷脂组成的结合位点和一个可能由糖蛋白组成的激活位点所组成。现已知Ⅰ型干扰素受体基因在人染色体G21长臂上,Ⅱ型干扰素受体...
...Hp是一有毒性和致病力的病原体,与各种慢性胃病有密切关系。Hp一旦粘附于胃十二指肠粘膜上皮细胞,可产生下列致病作用:①Hp分泌的尿素酶、酯酶、蛋白水解酶和毒素等损伤胃十二指肠粘膜细胞,首先造成炎症,在胃酸、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形成溃疡;②Hp...
...加以修复。这种DNA修复系统对防止细胞癌变至关重要。 通过对DNA修复机制的多年研究,魏兹曼的科学家们把注意力集中到了一种名为DNA修复酶(OGG1)上,这种酶的重要作用是修复由氧自由基造出的DNA损伤。研究人员通过一种简单的新型的血液化验...
...(26/30),后者为80.0%(24/30)。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病,特别是十二指肠溃疡病有如此密切的联系,提示该菌很可能和溃疡发生有关。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也强烈提示幽门螺杆菌在十二指肠溃疡病的发病机理中起一定作用。我们应用庆大霉素...
...酶活性降低的发病机理 人类体内一般代射过程如图4-21所示:代谢底物(S1)进入细胞后,底物(S1)在一系列酶(E+1-2。E2-3,E3-P)催化下经过一系列中间产物(S2、S3),最后形成代谢终产物(P),同时代谢产物(P)可对一定的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