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六别录之六_《开元释教

...亦云由起长者悔过经申越由起未详何正 偈经一卷僧佑云抄大集经新编上 已上四十八经并出大集。 菩萨如意神通经一卷出自王经上卷旧云出大集非也 四自神通经一卷出自王经上卷 菩萨戒自在经一卷出自王经上卷 佛入三昧经下五十一...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292.html

冯世纶大青龙汤治失眠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马家驹 陈建国 陶有强 胡希恕名家研究室 失眠为临床常见症,属于中医不寐范畴,《伤寒杂论》对不寐论述颇多,记载的多个方证至今为临床常用,如酸枣仁汤证、黄连阿胶鸡子黄汤证等。笔者跟随经方名家冯世纶教授学习中,深刻体会了临床经方辨证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212.html

郁证_《景岳全书》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使其木气升发,而脾气自开,木能制土故也。因自往激之,大怒而哭,良久,令解之,与药一帖,即求食矣。予曰∶虽愈,必得喜方已。乃 以夫回,既而果然,遂不举。郁证论列方六郁汤和一四九 解肝煎新和十一 化肝煎新寒十 越鞠丸和一五四...

http://qihuangzhishu.com/124/155.htm

郁证_《万回春》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多沉伏。郁证者,郁结而不散也。人之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郁结,诸生焉。五郁者,金水木火土,泄折达发夺之义是也。六郁者,气血痰湿热食结聚而不得发越也。气郁者,腹胁胀满、刺痛不舒、脉沉也。木香调气散 治气郁证。木香另研,五分 乌药...

http://qihuangzhishu.com/616/42.htm

三阳头,三阴在手_经络腧穴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三阳头,是指足阳明经头颈部的人迎动脉;三阴在手,是指手太阴经手腕部的寸口动脉。 三阳头,三阴在手】 三阳头,是指足阳明经头颈部的人迎动脉;三阴在手,是指手太阴经手腕部的寸口动脉《素问.阴阳别论》。这是因为三阳之气以阳明...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284.html

卷第十七别录之七_《开元释教

...。 随愿往生经一卷亦名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亦云普广菩萨经 右一经。是大灌顶经第十一卷普广品。或有经本第十二。长房等皆云。 吴代优婆塞支谦译。或云西晋三藏竺法护译者。二俱谬也。 药师琉璃光经一卷亦名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 右一经...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293.html

正本清源读《伤寒》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伤寒杂论》。冯世纶教授杨氏考证基础上,并结合近年来钱超尘、李茂如等考证,率先提出《伤寒论》书名出自王叔和之手,是本书的亮点之一。 经方医学,又称汤液,历史传承甚危,幸赖叔和传经,功绩难以磨灭,但对于叔和的撰次,历代褒贬不一。宋本、唐本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227.html

卷第十三别录之三_《开元释教

...卷。与初分游行经同本异译其般泥洹经群皆云宋代求那跋陀罗译者非也寻其文句多是古译与功德贤所翻全不相类诸藏之中但有上卷无其下卷今为失源编晋录或有经本其佛般泥洹经上卷与般泥洹经上卷文句全同者本错也 人本欲生经一卷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右出长...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289.html

三阳_经络腧穴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三阳为太阳、阳明和少阳的总称。 三阳 太阳、阳明和少阳的总称。其中包括了手三阳和足三阳,实际上是六条经脉。六经辨证上三阳系指体表浅层或六腑有。太阳经的代称《素问.着至教论》马莳注。按照伤寒病由表传里的发病次序,三阳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283.html

三阳伤寒门 _《古今医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合病者,或两经三经齐不传者为合三阳,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中不仁,谵语遗尿,皆不可汗下。【清热和表里】白虎汤。...

http://qihuangzhishu.com/336/418.htm

共找到830,19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