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经候过期_《济阴纲目》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过期饮 治经水过期不行,乃血虚气滞之故,法当补血行气。(此方补血行血,温气破气,故为气寒气滞者所宜。而脾虚不能生血,以致过期者,无与也)当归 白芍药 熟地黄 香附(各二钱) 川芎(一钱) 红花(七分) 桃仁泥(六分) 蓬莪术 木通(各五分...

http://zhongyibaodian.com/jiyingangmu/614-7-24.html

过期妊娠_《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从末次月经来潮日算起,达到或超过42周的妊娠称为过期妊娠。过期妊娠可能产生两方面不利影响:一是胎儿过大、胎头过硬,造成难产;二是胎盘功能减退,胎儿氧供及营养不足,增加胎婴儿死亡率。过期妊娠的自我保健措施:1.确定妊娠是否过期,记住以下日期...

http://zhongyibaodian.com/jiatingyixuebaike_yiliaokangfu/1047-17-11.html

过期妊娠概述_妇科产科_【中医宝典】

...概述 凡妊娠达到或超过42周(>=294天)称过期妊娠。其发生占分娩数的5 ̄10%。围产儿死亡率约为足月分娩的3 ̄6倍。过期妊娠胎儿宫内的存活主要取决于胎盘功能,(1)胎盘功能正常,胎儿继续生长,出生时胎儿体重偏重甚至为巨大儿或因颅骨钙化...

http://zhongyibaodian.com/fuke-2/b5341.html

天癸过期_《医述》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妇人天癸过期,而经犹行者,其故有三∶一主于有余,一主于邪伤,一主于败血。败血即属崩漏,当以禀赋强弱参之。(萧慎齐)妇人年过五十而经行不止者,作败血。(李时珍)妇人四旬外,经期将断之年,多有渐见阻隔,经期不至者,此际最宜防察。若果气血和平...

http://qihuangzhishu.com/472/449.htm

过期产儿_《默克家庭诊疗手册》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过期产儿的特征·身长正常,体重低,外表瘦长·成熟,机灵·皮下脂肪少,上下肢皮肤松弛·皮肤干燥,脱屑·指(趾)甲长·指(趾)甲、脐带被胎粪(产前排泄的大便)染成绿色或棕色妊娠时间超过42周出生的新生儿称作过期产儿。引起胎儿在子宫内停留时间...

http://qihuangzhishu.com/1028/1392.htm

预防食物中毒远离过期食品_中毒食物中毒_【中医宝典】

...食物分为“生物型”和“化学型”两大类。由于食用过期食品导致的食物中毒属于“生物型”中毒。人们如果食用了被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污染的食品,就会引起急性食物中毒,甚至急性。 为了避免食用过期食品,首先,要了解一下各类食品的保质期: 奶粉类食品...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2/b19111.html

治经候过期_《济阴纲目》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过期饮 治经水过期不行,乃血虚气滞之故,法当补血行气。(此方补血行血,温气破气,故为气寒气滞者所宜。而脾虚不能生血,以致过期者,无与也)当归 白芍药 熟地黄 香附(各二钱) 川芎(一钱) 红花(七分) 桃仁泥(六分) 蓬莪术 木通(各五分...

http://qihuangzhishu.com/614/29.htm

过期妊娠_《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从末次月经来潮日算起,达到或超过42周的妊娠称为过期妊娠。过期妊娠可能产生两方面不利影响:一是胎儿过大、胎头过硬,造成难产;二是胎盘功能减退,胎儿氧供及营养不足,增加胎婴儿死亡率。过期妊娠的自我保健措施:1.确定妊娠是否过期,记住以下日期...

http://qihuangzhishu.com/1047/328.htm

过期药对身体危害巨大_【中医宝典】

...10月31日。11月1日就过期不能用了;  二是标明失效期日期,如果标注“失效期2008年10月”,那么该药只能使用到2008年9月30日,10月1日就过期不能用了;  三是标明有效期,如果标注“生产日期2007年10月,有效期3年”,那么...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6555.html

判断药品过期的妙招_药物养生_【中医宝典】

...如果在用药前能检查药盒上的有效期,说明你有良好的用药习惯,不过,你只做对了第一步,因为储存条件改变、光照和高温都可能让开封后的药品有效期缩短,平时应当定期检查药箱,把好预防药品变质的第二道关。通过几个小方法就能初步判断药物是否过期。 看:...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320.html

共找到74,74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