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中外医学交流_【中医宝典】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进程中,我国医学同国外医学的频繁交流,不仅促进了彼此间医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为中外人民友谊的沟通,播下了一批批种子。 早在公元前138年到公元前115年,西汉武帝刘彻就曾派张骞二次出使西域,出于政治原因,张骞除了到月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00.html

清代中外医药交流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一、中朝医药交流 清代中期以前的中朝两国医药交往比较密切。朝鲜李朝景宗王自幼体弱多病,继王位后病情日趋恶化,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康熙帝亲自派遣太医多人去朝鲜诊治景宗王病,但未能见效,同年十月,朝鲜译官黄夏成回朝鲜,清朝廷惠赠《赤水...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82.html

夏金元军事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西夏、金及蒙古诸族,都长于骑射,实行部族全民皆兵的征兵制度,建国后也征用汉族及其它民族为兵,实行征兵制为基础的世兵制,父死子继,世代为兵,称为军户。一、正骨金镞科的独立宋代医学中与军事医学有关者,为“疮肿兼伤折”、“金疮兼书禁”两科。...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15.htm

夏金元时期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原始社会时期,人患疾病主要以巫术治疗,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后,契丹族医学在与汉族、回鹘等医学交流中得到了提高。灭石晋之后,由汴京掠去医官,方技图书、铜人等,对契丹医学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党项族建立夏之前,政治、经济、文化不发达,当人患...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99.htm

民国时期海峡两岸中医药交流_【中医宝典】

...编者按:1911年至1949年民国时期,海峡两岸中医药的发展颇为艰辛与困难。但不论在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或在国民党政府统治期间,或在日本占领台湾地区期间,都未能阻挡两岸同胞对祖国传统医药的传承、发展与交流,他们以各种方式和手段进行奋力的抗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433.html

中美传统医药发展研讨会将召开_【中医宝典】

...医药发展研讨会”。 据悉,会议期间,中美两国专家、学者在传统医药科研、医疗、教学、中药等领域进行交流、研讨及经验介绍、项目洽谈展示。其中包括中医药对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的临床研究和经验交流;针灸、按摩、治疗法及其它非药物疗法的经验介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4621.html

夏金元少数民族医学史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萌芽,医药知识也积累起来了。应该说,这个时期的蒙医学还缺少系统的理论知识,而只有初步的理论萌芽。十四世纪,古印度的寿命吠陀医学的某些内容随着佛经传入内蒙而输入,如印度的《金光明经》就是在此时由当时著名翻译家希日佈僧格参照畏兀儿和藏文而译出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4-7.html

耶律庶成(?-约1063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代医家。契丹族。字喜隐,小字陈六。精通辽、汉文字,尤工于诗,兼通医药。重熙初年(1032年)补牌印郎君,官至枢密直学士。契丹尚缺专门医药卫生设置和医籍,医人少知切脉审药,奉兴宗之命,译中医书成契丹文,对沟通汉族与契丹族医药知识交流...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825.htm

夏金元医事制度与医学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医事制度(一)宫廷的医事制度与医政设施1、医疗机构采取“官分南北”二元制度。北面官:设太医局,由局使,副局使及都林牙(林牙意为翰林学士)总领医政事务。南面官:设翰林院,有提举翰林医官、翰林医官,掌供奉医药及承诏治众疾。医官的编制及...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4-1.html

《历代游记选》在线阅读

...◎ ●宋朝 游褒禅山记◎ ●宋朝 岳阳楼记◎ ●宋朝 黄山记游◎ ●夏金元 应州木塔歌◎ ●夏金元 暮入灵岩记◎ ●夏金元 雁山观石梁记◎ ●夏金元 大龙湫记◎ ●夏金元 游石梁记◎ ●夏金元 游灵岩天平山记◎ ●夏金元 游...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088.html

共找到286,88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