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问∶治病何者为难?子曰∶此非短章所能了,略举数则,可以类推。如上寒下热,上热下寒;表里受邪,气血交病;伏邪未尽,正气已虚;更有此脏病而治他脏者,辨证稍涉不明,鲜不误人。何谓上寒下热?如恶风身热,又患腹痛赤痢。须先散其寒邪,再用清热之药是...
...凡邪所客,有行邪有伏邪,故治法有难有易,取效有迟有速。假令行邪者,如正伤寒始自太阳,或传阳明,或传少阳,或自三阳入胃,如行人经由某地,本无根蒂,因其漂浮之势,病形虽重,若果在经,一汗而解,若果传胃,一下而愈,药到便能获效。先伏而后行者,...
...指中医学术的古典着作。《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有汉以前的医书七部共216卷,称为医经,即《黄帝内经》、《外经》,《扁鹊内经》、《外经》,《白氏内经》、《外经》和《旁篇》等七种有关解剖、生理、病理和治疗原则的基础医学着作。后世有称《素问》,...
...,逐条予以辨正。卷首有全舌分经图,称系明代良医所秘传。书中叙述各种病舌的证治比较简明,较有临床价值。梁氏并对原书中一些拘执五行生克以颜色推断病人预后的观点,持批评态度。现存初刻本、石印本等。...
...,逐条予以辨正。卷首有全舌分经图,称系明代良医所秘传。书中叙述各种病舌的证治比较简明,较有临床价值。梁氏并对原书中一些拘执五行生克以颜色推断病人预后的观点,持批评态度。现存初刻本、石印本等。...
...国语辞典 粗大、闊大。 水滸傳.第十五回:「瞘兜臉兩眉豎起,略綽口四面連拳。」 大略、約略。 朱子語類.卷三十九.論語.先進篇上:「曾子魯鈍難曉,只是他不肯放過,直是捱得到透澈了方住;不似別人,只略綽見得些小了便休。」...
...伏温之邪,由春夏温热之气,蒸动而出,此其常也。亦有当春夏之间,感冒风寒,邪郁营卫而为寒热,因寒热而引动伏气。初起一二日,第见新感之象,意其一汗即解。乃得汗后,表证略减,而里热转甚。昧者眩其病状,几若无可把握。不知此新邪引动伏邪之证,随时皆...
...。《禮·孔子閒居》子夏曰:三無旣得,略而聞之矣。《荀子·非相篇》傳者久則論略,近則論詳。 又《公羊傳·哀五年》喪曷爲以閏數,喪數略也。《註》略,猶殺也。以月數恩殺,故幷閏數。 又道也。《左傳·定四年》吾子欲復文武之略而不正其德,將如之何。《...
...虞(三○)寒热交作.头痛口渴.夫寒伤营.风伤卫.表里邪踞两日.时发腹痛.膝痛.脉浮自汗.此皆冬令寒暖不匀.感冒时邪.至春阳气发泄.伏邪内动.治与疟病两岐.苏梗(一钱) 淡黄芩(一钱) 桔梗(一钱) 淡豆豉(一钱五分) 杏仁(三钱) 黑山栀...
...诒按∶张路玉于正伤寒外,详列四时外感、类伤寒各病,并采辑各家之说,备着于篇,其论亦至悉矣。惟篇中于冬温、春温、温疫等证与温热病,未能寻源溯流,条分缕析,学人眩焉。兹录其有关于温热病者若干条为之详加评论,俾读者不至为旧说所淆云。伤寒者,冬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