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治黄疸思路及对后世影响_【中医宝典】

...黄疸作为病名始于岐黄,而善于仲景。仲景在茵陈术附汤”。至于“急黄”,隋代巢氏已有记述,疫疠发黄至明清也有明确认识,而方药多以清热凉血,祛湿解毒为主,临床实践证明确有一定疗效。 肝病大家关幼波根据仲景“瘀热以行”、“从湿得之”的理论,提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9951.html

中医的生命智慧——<黄帝内经>中的长寿之道_【中医宝典】

...中医的生命智慧。 <黄帝内经>中的长寿之道一书,以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条文为纲,将黄帝内经中的养生理论进行全面阐述。该书紧密结合现代社会人们的生产生活实际,对其中深刻的生命科学内涵及“治未病”理念进行阐述。该书运用现代科学知识进行分析...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915.html

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的解释

...(形声,从心,吾声。本义:理解,明白) 同本义 [understand] ,觉也。——说文 彼蟋蟀唱。——文选·谢混游西池诗 慧然独。——素问·八正神明论 见出,意不自得。——后汉书·张酺传 已往之不谏。——晋...

http://hanwen360.com/x/609F.html

中医眼科备勘误表_中医眼科备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173 倒8 P164 P166177 倒10 P169 P171186 4 P173 P175195 倒9 十一、补益剂 十一、补益药中医眼科备修改(二)2006-05-29 .16:49:25——关于“二五”的【注释】中医眼科备...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yankebeidu/1098-12-4.html

当代中医藏象理论的反思_【中医宝典】

...我国传统医学中最早明确提出“藏象”概念的是中医第一经典伤寒杂病论,演绎成六经(六节藏象)系统模式。 当代中医教材撷取内经五行框架,以五脏为中心,以五行类比、归纳、推演而成现行藏象理论,迄已数十载,师徒相授,固执不变。先师许济泽曾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99.html

自序_医随笔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医随笔者,学海之所以备遗忘也,意在温故以求新,实无新意之可采。徒以同志传诵医也,先治脉,次治药。脉有脉义简摩诊家直诀之刻;药以亲尝未遍,不敢臆说,久未成书。若夫病证众矣,治法繁矣,虽古之名医,犹不能以一身尽历天下之病变也,...

http://qihuangzhishu.com/683/2.htm

”字的康熙字典_康熙字典的解释_康熙字典的意思

...〔古文〕𢛤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五故切,音誤。說文覺也。从心吾聲。困知記無所覺之謂迷,有所覺之謂 又啓發人曰崔駟達旨唐睢華顚以秦。 又通作寤。史記·項羽傳贊尙不覺。...

http://hanwen360.com/k/609F.html

推陈出新 示人规矩——针灸临床处方学精义_【中医宝典】

...内容是依照现代医学的病名,在每一病种下,辨证罗列针灸处方,但仅摘抄古医籍文献资料而作编排,陈陈相因,缺乏新意。 一般来讲,作为针灸医生,最关心的是如何选择有效穴,即如何处方,以及选穴后选择何种刺法。笔者阅读了最近出版的针灸临床处方学精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325.html

自序_医学心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性命攸关。其操术不可不工,其处心不可不慈,其读书明理,不至于豁然大悟不止。爰作是书,以教吾徒,而名之曰医学心。盖警之也。然心者,上达之机;言传者,下学之要。二三子是书,而更加博览群言,沉思力索,以造诣于精微之域,则心如明镜,笔发...

http://qihuangzhishu.com/657/2.htm

中兴碑 / 中兴颂碑赏析_【古诗文大全】

...110厘米,字大6至8厘米不等,行楷,姿媚遒劲可爱。其诗题、姓名、书者和年月都已经变得模糊而难以辨认。韩子苍疑此诗为秦观作(见复斋漫录),但据苕溪渔隐丛话记载:“余游浯溪,观摩崖之侧有此诗刻石,前云:‘中兴颂,张耒文潜’;后云:‘...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3935.html

共找到888,85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