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疟疾之一。多因感受山岚疠毒之气,湿热郁蒸所致。《诸病源候论·疟病诸候》:“此病生于岭南,带山瘴之气,其状发寒热,休作有时,皆有山溪源岭瘴湿毒气故也。其病重于伤暑之疟。”《瘴疟指南》卷上:“瘴疟形状,其病有三。而形状不外于头痛,发热...
...疟疾久延不愈者。《诸病源候论·久疟候》:“疟皆由伤暑及伤风所为,热盛之时,发汗吐下过度,腑脏空虚,营卫伤损,邪气伏藏,所以引日不瘥,仍故休作也。” 简介 病因 症状 诊断 并发症 治疗 预防 阿魏丸 白术截疟饮 白术散 保命延寿丹 保身丹...
...如食顷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诸疟而脉不见,刺十指间出血,血去必已,先视身之赤如小豆者尽取之。十二疟者,其发各不同时,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脉之病也。先其发时如食顷而刺之,一刺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已;不已,刺舌下两脉出血,不已,刺郄中盛经出血...
...病名。①疟之积久不瘥,表里俱虚,小劳即复者。见《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诸病源候论·劳疟候》:“凡疟积久不瘥者,则表里俱虚,客邪未散,真气不复,故疟虽暂间,小劳便发。”证见寒热不止,或发于昼,或发于夜,食欲减少,肌肤羸瘐,颜色萎黄,...
...疟脉缓大虚,调以甘药。凡诸疟而脉不见,刺十指间出血,血出必已。故初病脉不出者,多是气血壅遏所致,无用张皇,遽投温补,亦致败事。...
...瘅疟独热,温疟先热,牧疟无热,诸疟皆先寒后热。(《三因方》)邪气内藏于心,则但热而不寒,是为瘅疟。邪气伏藏于肾,故多寒而少热,则为牝疟。以邪气伏结,则阳气不行于外,故外寒积聚津液以成痰是以多寒。方用蜀漆和浆水吐之,以发越阳气;龙骨以固敛...
...(形声。从疒( chuáng),虐声。本义:病名,即疟疾) 同本义 [malaria] 疟者,风寒之气不常也。——《素问·疟论》 许悼公疟。——《左传·昭公十九年》 疟,寒热休作。——《说文》 疟,酷虐也。凡疾或寒或热耳,而此疾先寒后热两...
...发)也。”③指老疟、久疟。《医学纲目》卷六:“xx疟者,老疟也。”“久疟者,xx疟也。以其隔二三日一发,缠绵不去。”④疟病四季发病各具特点者。《诸病源候论·xx疟候》:“夫xx疟者,夏伤于暑也,其病秋则寒甚,冬则寒轻,春则恶风,夏则多汗。”...
...广济疗小儿疟方。取蛇皮烧灰,一钱匕和冷水服之。又方:取驴轴下垢腻,刮取和面作烧饼与吃,以瘥止。删,繁疗小儿疟,或自能饮,或不能饮母含药与饮之,常山酒煎方。常山(二两) 桂心(一两) 甘草(半两)上三味切,以酒一升煎,取七合去滓,分服,取吐...
...各有所长。 使用药酒治疗本病,早在《肘后备急方》中即有记载,历代亦有不少发明。其中所有药物,以青蒿、常山等为多,如常山酒、青蒿酒、治寒热诸疟方、黄连酒方等。治寒疟常配附子,如鳖甲酒方;疗久疟、老疟、劳疟常配鳖甲等,如鳖甲酒、秦艽酒、老疟久不断方、...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