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王弼性理及其朱熹影响_周易

...周易作义疏者十有余家,孔颖达认为它们“皆辞尚虚玄”,“义多浮诞”,于是“去其华而取其实”,归本于王弼原注,为之从新撰写义疏,周易正义。孔颖达学史一些宏观问题,例如“易之意义”、“重卦之人”、“三时代”、“上下经分...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462.html

伤寒论整理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清解力。总之韩氏主张是平衡阴阳,反对滥用温热药物,伤寒论方进行化裁变通。此外,关于阳黄治法创用温阳退黄,后世治黄影响很大。(三)朱肱与南阳活人书朱肱代表作是南阳活人书,此书集朱氏隐居旨近二十年钻研伤寒论心得,...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78.htm

过零丁洋后世影响_【古诗文大全】

...留取丹心照汗青”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爱国志士和广大民众。自"五四运动"以来到抗日战争,在中国本土,在南洋和海外各地,无论是文学创作、戏剧演出、歌曲传唱中,经常可以看到过零丁洋等篇,激励民族情愫呐喊。后世志士仁人节操,文学上挚情文采都有...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1532.html

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十六卷。清·周扬俊撰于1667年。周氏于伤寒论家中,钦佩方有执和喻嘉言,遂以方氏伤寒论条辨、喻氏尚论篇两个本为基础,加上他个人见解,逐条予以注释,因名“三”。从伤寒论注释和仲景学术思想研究阐发贡献...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18.htm

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十六卷。清·周扬俊撰于1667年。周氏于伤寒论家中,钦佩方有执和喻嘉言,遂以方氏伤寒论条辨、喻氏尚论篇两个本为基础,加上他个人见解,逐条予以注释,因名“三”。从伤寒论注释和仲景学术思想研究阐发贡献...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28.htm

战国至东汉时期(5)伤寒杂病论_医药溯源_【中医宝典】

...高保衡等人此书进行了考证校勘,将伤寒论分为十卷、三百九十七条后正式出版刊印,从此,这部重要中医学经典著作才得以流传至今。现在通行伤寒论有两种版本,即宋版本和成本。宋版本国内已无原刻本,只有明代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赵开美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suyuan/b34773.html

易经中国文化影响_【周易网】

...、与时偕行等思想中医有着至为重要影响,一人一方、因病成方治疗原则皆源于此。同时子午流、八纲辨证、风寒暑湿燥火六邪等学说形成都有重要影响。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易经影响很大。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运用八卦取象观念,...

http://wenxue360.com/zhouyi/archives/89.html

医学基础理论研究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杜本敖氏伤寒金镜录专论舌象,并附有简图后世影响也比较大。 (一)无己首伤寒论无己代表作是注解伤寒论,他是全面逐条注解伤审论第一家。此书一出,流传甚广,超过了伤寒论任何一个其他版本,因而影响也很大。成氏...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35.html

吴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要略之逐条进行订释,收集各家疏,订其舛误,加以阐发,撰订正伤寒论订正金匮要略。另他主持编修医宗金鉴(一作御纂医宗金鉴)。此书内容丰富概括,尝作为太医院之教本。后世广为流传,影响甚大。...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150.htm

杜甫后世影响

...水浒传、王实甫西厢记,合称“六才子书”。在当代,杜甫国家忠心和人民关切被重新诠释为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含义,而他本人因为使用“人民语言”而受到现代研究者赞赏。 杜甫后人影响还有道德方面。二十世纪,美国现代诗人...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154.html

共找到1,097,26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