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病机学研究方略_【中医宝典】

...系统病机,包括脏腑病机、经络病机、外感热病病机(六经病机、卫气营血病机和三焦病机)等。③症状发生机理,包括症状和体征病机分析等。基本病机和系统病机主要是求同,探求共性的一般规律; 症状病机主要是求异,不同的症状、体征中探求其特异性病理改变。...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95.html

中医需有“术”更需有“道”——兼答李彦坤医师问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太阴》中,作者既然认为柴胡桂枝干姜汤偏于祛半表半里之寒,为何还要提太阴虚寒之‘便溏’”的问题。笔者在此作一解答。 “令笔者感兴趣的是,如脏腑、经络角度作解,本方当有脾虚、脾寒(或太阴虚寒),其用方重要指征之一就是便溏。但冯世纶老师依八纲...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815.html

用“”求解寒温统一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热病是整个外感病的总称,它允许不同的医学家根据自己的经验划分不同的阶段,也允许不同的医学家根据自己的认识划分不同的证型,作为某个时空点的标志,也就是用和方进行治疗。 对于外感热病的不同阶段,温病学家、伤寒...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829.html

期待新突破——方剂配伍规律研究现状与未来_【中医宝典】

...方剂配伍规律是中医药理论的灵魂,也是目前制约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环节。方剂配伍规律的现代研究经历饮片到成分、体外到体内、单一方法研究到多学科技术融合的历程,在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上均取得了踏实的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在方法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370.html

益气养阴为主到兼顾解毒扶阳 中医治疗糖尿病思路发生变化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古人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阴平阳秘,精神乃”,这些两千多年前的经典认识,至今仍应是我们临床工作中的治法总则。笔者仔细查阅古今文献,仔细思辨糖尿病的临床候,认识到2型糖尿病的治疗要兼顾扶阳,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就要关注扶阳,更...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8901.html

状态辨才能圆机活法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姜良铎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魏文浩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院 状态辨是指综合人体气血阴阳状况以及身心环境诸多因素、诸多过程而采取的全面的、综合的、动态的辨方法。我们不仅要认识人体正常状态,更要认识人体疾病状态。 临床辨析...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702.html

三焦辨证及其传变_中医辩证三焦辩证_【中医宝典】

...一般阴虚证基础上又见火旺为特征;本证有温热之邪侵袭及阴亏的特征。 病位辨证角度看,下焦病证还当包括其他病证。如湿热下注下焦可表现为身热,少腹痞满,大便不通或小便不利,舌红苔腻,脉数等。下焦蓄血证可表现为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大便黑等。 三焦...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403.html

六腑--三焦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划分内脏的区域部位,即膈以上为上焦,膈至脐之间为中焦,脐以下为下焦。上述两种认识又是相互联系的,发生学的角度而言,可以说三焦是在中国古代天地人三才思维模式的影响下,为了说明机体整体功能活动,而把五脏六腑有关气化功能加以联系和概括所建立的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893.html

大小柴胡推论的意义_《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半表半里的少阳经方能认识耳。大柴胡汤是一面和解少阳经,一面下阳明胃腑之热之法。小柴胡汤,是伤寒的少阳经病之方。后人每于老人之寒热口苦,亦率用之。不知柴胡性升而散,伤人可畏。小柴胡汤柴胡系升手少阳三焦经相火下陷,与黄芩降足少阳胆经相火上逆,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yuanyundongdeguzhongyixue/1101-21-22.html

中医美容基本理论_【中医宝典】

...,但相同,其本质均因阴津不足而引起,治疗上均可选用滋阴的药物,这便是中医美容所依据的理论。 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辩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一种性质的证。论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170.html

共找到348,70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