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早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_【中医宝典】

...世界最早专著——《中医诊断学认为人体重要脏器的疾病,均可在舌头上有所反应,可以通过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和转归的道理相合。正因为中医很重要,所以世界上不少国家正在深入研究,他们通过萤光检查、印检查、的病理切片检查、的活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63.html

的起源与发展(二)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宋金时期,已越来越多地引起医家的重视,如朱肱在《活人书》中说:“背恶寒有两证,三阳合病背恶寒者,口中不仁,口燥千也。少阴病背恶寒者,口中和也,以此别之。”前者属热证,后者属寒证,是以口干燥之有无来分辨热证和寒证。 钱乙在《小儿药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1.html

绛_四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似干,用棉签拭之而有津液的,是津液亏而湿热上蒸或有湿痰。络而有粘腻白苔,是“湿郁热伏”。近人从临床观察发现,重症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甲状腺机能亢进、严重的肺、肝、肾等实质脏器的疾病等,患者舌质多红绛,体瘦小,干而有裂纹,有的舌苔光剥...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shejiang-1354.html

中医的常见病图谱_【中医宝典】

...“”是中医在疾病诊断上相当重要的依据。人体内脏功能的好 坏,只要伸伸舌头,专家就能看出疾病的端倪。中医看病注重望、闻、问、切,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 最健康的舌头应该是淡红色,舌苔薄且白,如同披覆着一层雾状的薄纱。舌形应为长椭圆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76.html

合参之望诊闻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多属肝旺体质,目赤充血多属心肝火盛,两目深黄多为肝胆湿热,目睛及眼脸淡白少泽多为血虚,目眶暗黑者多属痰瘀、肾虚,目睛内眥见黄色瘤斑者为痰浊瘀结。 2. 主要是观察体的舌质、舌苔、形态及其润燥。由于五脏之脉皆络于,赖气血津液上输...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774.html

《敖氏伤寒金镜录》—世界最早专著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我国最早的一本专门谈论的著作则要算《敖氏伤寒金镜录》,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书。 早在我国殷代的甲骨文中,已有“贞疾”的记载,其中就含有诊断病的意思。公元前3~5世纪成书的《内经》中已有较多关于的记载。如关于舌苔之色,认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14.html

神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名词。内容之一。神有无标志人体正邪盛衰。具体表现为舌质的荣枯。荣是红润鲜明,活动灵敏,津液充足,预后良好。枯是晦暗干瘪,失却灵活,津液枯竭,病势危重。曹炳章《辨指南》:“荣润则津足,干枯则津乏。荣者谓有神,神也者,灵动精爽,...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774.htm

卷囊缩_《医述》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沉迟,或兼见下利清谷、口鼻气冷诸寒证;若邪传厥阴,必烦满消渴,或唇焦口燥、身如枯柴,形情不同。且直中证,虽短缩而润泽;邪传厥阴,则敛束如荔枝焦燥,毫无津液。又问曰∶妇人之如何?答曰∶妇人乳缩,男人囊缩,先验其,已自明白。(程钟龄)...

http://qihuangzhishu.com/472/169.htm

中医的四----望_【中医宝典】

...行动不灵,多为痿证。 7.一侧手足举动不遂,多为中风偏瘫。 (四)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通过经络与五脏相连,因此人体脏腑、气血、津液的虚实,疾病的深浅轻重变化,都有可能客观地反映于象,通过可以了解脏腑的虚实和病邪的性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842.html

常练功却病延年_【中医宝典】

...中医学认为,人的体与整体的健康有着密切关系。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变化,均可从体上反映出来。中医常通过,以候脏腑之虚实,气血之盛衰。故常运体,能使邪火不生、五脏平安、气血顺畅,有利于祛病健身。 是口腔中重要器官之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953.html

共找到59,99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