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将房颤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房颤治疗的目标除了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以外,仍为满意控制心室率、恢复窦性心律并防止其复发。用于房颤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有两类:1转复房颤,恢复窦性心律和预防复发的药物,包括IA类(如奎尼丁)、...
...尿激酶7~10天,在停用肝素前2天给予华法林,停用肝素后华法林改为维持量,抗凝治疗至少3~6个月,可以收到较好效果。但在保守治疗期间要严密观察,一旦出现肠坏死迹象,需及时手术。静脉血栓形成往往累及分支,因此坏死可能仅及一段肠管,但血栓有蔓延...
...研究表明,无论是否合并房颤,长期的抗凝治疗[主要是口服华法林和(或)阿司匹林]不但可以有效地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也明显地降低周围动脉栓塞率。 (2)急性心肌梗死也是动脉栓塞的常见原因,多半发生在心肌梗死6周之内。心梗后并发动脉栓塞的病死率...
...(一)治疗 1.治疗原发病 本病的发生与肿瘤、DIC有关,因此关键治疗原发病。 2.抗凝治疗 静脉注射肝素,阻止纤维蛋白和血小板在瓣膜上沉积和聚集,对防止血栓发生有一定疗效。华法林(warfarin)无效。至于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
...日本学者最近一项研究显示,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非瓣膜病心房纤颤的卒中低危病人,既不安全也没有疗效。(Stroke 2006,37:447) 日本大阪大学医学研究院Sato说,尽管抗凝治疗用做非瓣膜病房颤病人的卒中一级预防已被确立,但由于其...
...成为门诊抗凝治疗的首选药物。华法林在体内起效慢,一般在服药2~3天后开始起效,因此临床上常同时将它与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一起使用,待华法林达到治疗作用时,停用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 使用方法:首日7.5mg口服1次,第2天改为5mg口服1次,第...
...西医治疗 目前无满意的治疗方案。治疗的主要目标为抑制血栓的形成,包括抗血小板、抗凝、促进纤溶等药物的应用。抗血小板凝集可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潘生丁)。 对于已形成血栓者,急性期一般采用溶栓治疗,如使用肝素和华法林(...
...可靠的避孕方法,因为华法林有对胎儿致畸作用。 临产时处理:抗凝治疗在临产时大都无问题。因为肝素作用时间短,当正规宫缩开始时可停用肝素,有些作者推荐仍旧使用小剂量肝素(每8~12小时皮下注射2500~5000U),肝素水平在0.4U/ml以下...
...适用于病期超过3天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或是作为手术后及溶栓疗法后的应用,以预防血栓形成和复发。常用肝素和香豆素衍化物。前者每天2~2.5万U;后者可选用华法林,首日量20mg,次日减半,第3天再减半作维持量,约2个月,以使凝血酶原值能维持...
...次/d,3周为一疗程。 (3)华法林:与肝素有同样的抗凝作用,长期应用可溶解纤维蛋白,增加AT-Ⅲ浓度,可用于需长期抗凝者。成人初剂5~10mg,/d,2~3天后减至2.5mg/d,小儿量酌减。抗凝治疗用多久尚有争论。主要决定于肾病是否缓解...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