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养心脾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会约医镜》补养心脾汤 《会约》补养心脾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会约医镜》卷十五:补养心脾汤【处方】人参 黄耆(蜜炒)白术 茯神 当归 枣仁(炒)各4.5克 柏子仁(去油)2.4克 白芍(酒炒)阿胶(炒)山药(炒)炙草各3...

http://zhongyaofangji.com/b/buyangxinpitang.html

刘明府少君先天不足心脾内亏治法_《程杏轩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刘少君年近三旬,春间由都来徽,抱疾数月,食减形倦,心悸少寐,浮火上升,间或见血。医云∶肝肺火盛。药投清降,屡治不效。金文舫中翰荐延予诊,谓曰∶病由先天不足,心脾内亏所致。丹溪云∶虚火可补,实火可泻。虚以实治,宜乎无功。拟黑归脾汤合生脉散,...

http://zhongyibaodian.com/chengxingxuanyian/727-8-2.html

心脾两虚_病因病机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心脾两虚即心脾两脏俱虚。 【心脾两虚】 即心脾两脏俱虚。主要症状有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食欲减退,腹胀、便溏、倦怠、面黄、苔白、脉细。多见于神经官能症、贫血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899.html

心脾两虚_【中医宝典】

...心脾两虚证是心血不足,脾气虚弱所致的病证。多由饮食不节,劳倦伤脾,或思虑过度暗耗阴血,或久病失调及慢性出血等引起。 主要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失眠多梦,面色不华,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眩晕健忘,神疲乏力。月经量少色谈或淋漓不尽,舌淡,脉细弱。...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720.html

心脾痛_《古今医案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脉涩渐退.至数渐添.纯弦而渐充满.时冬暖.意其欲汗.而血气未充.以参、、归、芍、陈皮、半夏、甘草.服之痛缓.每旦夕一二作.乃与麻黄、苍术、芎、归、甘草等药.才下咽.忽晕厥.须臾而苏.大汗.痛止.一妇春末.心脾疼.自言腹胀满.手足寒过肘膝....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anan/618-12-2.html

一部生动的人情医案——校读《陆氏三世医验》之后_【中医宝典】

...□ 侯北辰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医案,相当于现在的病历,是一个医者日常对其患者病情及其看病处方全过程的记录。自2000多年前西汉名医太仓公难经》里所记载的断病生死的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还勇于坦陈自己治而不效的医案,这种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1087.html

《古今医案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古今医案按》(公元 1778 年)清.俞震(东扶)着。十卷。选择历代医案加以按语,发挥医案的义理较为深入。 作者:俞震篡 朝代:清 年份:公元1778年 自叙 凡例 卷一 中风 类中 伤风 中寒 伤寒 劳复、食复、女劳复、阴阳易 卷二 ...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anan/index.html

董廷瑶医案——上盛下虚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黄连上清心火;菟丝子、缩泉丸温肾固涩;西瓜翠衣、青蒿、天花粉、乌梅、石斛、麦冬等清热护阴。 [选自邓嘉成,王霞芳.董廷瑶医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1]...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176.html

方芷南茂才夫人产后心脾两亏之证_《程杏轩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显属阴亏阳越。病关根本,非枝叶小恙可比。归脾汤培养心脾化源,喜其虚能受补。第补药治虚,如旱田稼穑,灌溉宜频。病患畏药,昨晨至今,停药未进,心烦肢扰,痉厥欲萌,原方加胶黄枣麦,守服勿懈。安波按∶近时之大弊,产后辄以生花汤从事,徒不知芎归等之走窜...

http://qihuangzhishu.com/727/164.htm

什么是心脾两虚证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心脾两虚证是指由于心血不足、脾虚气弱而表现的心神失养,脾失健运、统血的虚弱证候。 【概念】心脾两虚证是指由于心血不足、脾虚气弱而表现的心神失养,脾失健运、统血的虚弱证候。多因久病失调,或思虑过度,或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因慢性失血,血亏...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446.html

共找到49,42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