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气于腑_脏腑功能及其关系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写(同“泻”)者也。”这里所说的“浊气”,系指饮食及饮食所良化的产物如糟粕、水份等,这些“气”是从脏来的,所以称作“脏行气于腑”。如以具体脏腑的功能配合来说,如胆汁的排泄需肝气的疏泄,膀胱的排尿需肾...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zanghangqiyufu-2385.html

中医治疗行气止痛的中药方剂大全_【中医宝典】

...煎 暖脐膏 清肝活瘀汤 四苓合芩芍汤 苏合香丸 通瘀煎 乌药汤 香连片 香连丸 夏天无片 血府逐瘀汤 寻痛丸 正气天香散 方剂主治:行气止痛 白前香茶 茴香粥 橘皮玳玳花茶 木香茶 青苏茶 砂仁肚条 香连丸 小茴香粥 ...

http://zhongyaofangji.com/zhuzhi/xingqizhitong.html

行气玉佩铭》--现存最早的气功的记载 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我国现存最早的有关气功的文字记述是《行气玉佩铭》。 《行气玉佩铭》刻于公元前380年前后(即战国初期),它原刻在一个12面体角柱形玉佩上。原拓片可见《三代吉金文存》卷20。原为篆书,共45字,经郭沫若同志译为今天通用的文字,即:“行气,深...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17.html

宁先生导引行气法_《养生导引法》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原文〕宁先生导引行气之法,以除百病,令年不老者。常心念一,以还丹田。夫生人者丹,救人者还,全则延年,去则衰朽,所以导引者,令人肢体骨节中诸邪气皆去,正气存处。有能精诚勤习履行,动作言语之间,昼夜行之,则骨节坚强,以愈百病。若卒得中风病...

http://qihuangzhishu.com/785/23.htm

魏指薪_五、行气通滞汤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组成:枳实9g 川厚朴9g 熟大黄9g 桃仁泥9g 乳香、没药各6g 青皮、陈皮各6g 乌药9g 车前子(包)15g 赤芍、白芍各6g 生甘草6g。水煎服。功效:行气化瘀,活血止痛,通利二便。临床应用:主治脘腹内伤,气滞血阻。症见腹胀满痛...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weizhixin/593-5-5.html

催气、守气、行气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被针穴位之间,顶住有感觉的部位。如用拇指搬针,即用食指垫针。反之,用食指搬针,即用拇指垫针,以加大经气感应。如配合补泻者,用于补法时,针尖要往里按着,搬垫的角度要小;用于泻法时,针尖要往外提着,搬垫角度要大。(三)行气行气,是指在针下得气...

http://qihuangzhishu.com/113/48.htm

提插行气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行气法之一。指用提插手法来加强和控制针感传导方向的方法。《针灸大成》:“徐推其针气自往,微引其针气自来。”又:“推之则前,引之则止。”推指插针,引指提针。...

http://qihuangzhishu.com/194/508.htm

行气于腑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写(同“泻”)者也。”这里所说的“浊气”,系指饮食及饮食所良化的产物如糟粕、水份等,这些“气”是从脏来的,所以称作“脏行气于腑”。如以具体脏腑的功能配合来说,如胆汁的排泄需肝气的疏泄,膀胱的排尿需肾...

http://qihuangzhishu.com/109/312.htm

调经以开郁行气为主论_《女科经纶》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方约之曰∶妇人以血用事,气行则无病。故古人治妇人病,多用香附、砂仁、木香、青皮、枳壳者,行气故也。凡妇人病,多是气血郁结,故治以开郁行气为主。郁开气行,而月候自调,诸病自瘥矣。...

http://qihuangzhishu.com/670/95.htm

呼吸行气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行气法之一。指针刺时配合患者呼吸来控制针感传导的方法。《金针赋》:“病在上,吸而退之;病在下,呼而进之。”是指病位在所取穴位的上方,宜在病人吸气时提针,使气上行;病位在所取穴位的下方,宜在病人呼气时插针,使气下行之意。...

http://qihuangzhishu.com/169/482.htm

共找到6,37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