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ⅡRA)在糖尿病性肾病(DKD)治疗中的相对益处和害处,澳大利亚Westmead儿童医院Strippoli等检索了Medline(1966年至2005年12月)、...
...近年来,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概念不断更新,其病理生理从单纯血液动力学的心脏收缩不良扩展为血液动力学异常与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相互作用形成的心力衰竭症候群。一些新型抗心衰药物相继涌现,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血管紧张素(AT...
...据日本科研人员报道,一种新型无创监测技术可详尽地反映出肾脏对血管紧张素II和球管反馈的微循环反应。 Okayama的Kawasaki医学院泌尿科的Tokunori Yamamoto博士及其同事发明了一种新型无创监测技术,即利用一种逐渐变细...
...利尿剂和β阻滞剂的用量。 对肥胖患者应选择脂溶性药物效果更好,如福辛普利、雷米普利、尼莫地平等。 若有胰岛素抵抗,可选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洛汀新、芦莎坦等。亦可选用非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如尼群地平等,或选用...
...作者:张军臣 张延庆 张春芬 [关键词] 内皮素;内皮素受体;拮抗剂;脑血管痉挛 摘要 内皮素受体介导了内皮素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时的血管舒缩功能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在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文章就内皮素受体拮抗 剂对...
...血管紧张素Ⅰ是由肾素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原转变而来,因此可反映肾素活性。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维持血压、水和电解质平衡、内环境稳定起重要作用。 血浆:11~88ng/L。 降低:见于原发性高血压、特发性或假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癌、...
...高血压学会(BHS)联合公布的更新版《英国成人高血压指南》也指出,对于55岁以上的患者推荐选择长效钙通道阻滞剂或噻嗪类利尿剂,必要时可合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联合用药带来降压外的心血管益处...
...H2受体拮抗剂可高度选择性地与组胺H2受体结合,竞争性地拮抗组胺与H2受体结合后引起的胃酸分泌,产生抑酸作用,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传统的给药方法是一日剂量分次给药,如西咪替丁200毫克,每天四次或400毫克,每天二次;雷尼替丁150毫克,...
...血管紧张素Ⅰ是由肾素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原转变而来,因此可反映肾素活性。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维持血压、水和电解质平衡、内环境稳定起重要作用。 降低:见于原发性高血压、特发性或假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癌、肾上腺皮质增多症激素合成缺陷等...
...明显增强降压效果;与利尿剂联用亦明显增加降压作用并有利于抵消各自的不良反应;亦可与α受体阻滞剂联用;少见与β受体阻滞剂组合的报道,尚待探索。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联合应用可更加完全地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增强降血压效果,文献报道可联合。 (5...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