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发烧时,常用此类药物,特别是高热病人往往用阿斯匹林、扑热息痛等退热。这些药物均是通过大量散热而使体温下降,继而使人大量出汗,失去水分,尤其是伴有呕吐、腹泻的中老年人,发汗后致使机体缺水严重,造成血液浓缩,粘滞性增加,促使血栓形成。因此,...
...正常人的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左右。一个50公斤体重的人,约有血液4000毫升,而真正参与循环的血量只占全身血液的70%~80%,其余的则贮存在肝、脾等"人体血库"内,当人体出现少量失血时,贮存在"人体血库"中的血液,便会立即释放出来,随时...
...影响血液粘稠的因素主要有:红细胞聚集性及变形性,红细胞压积、大小和形态,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及纤维蛋白原的含量等等。...
...安全的血液指的是这样的血液,它不含有任何病毒、寄生虫、药物、酒精、化学物质或其他能给受血者带来损害、危险或疾病的外来物质。献血者必须身体健康,没有也未曾得过任何严重的疾病。受血者不应因受血而受到损害,献血者也不应因献血而招致风险。 ...
...,溶解状态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解状态的纤维蛋白,于是凝固成血块。血块静置后即析出淡黄色清明的液体,称血清(serum)。血液保持一定的比重(1.050~1.060)、PH(7.3~7.4)渗透压(313mosm)粘滞性和化学成分,以维持...
...可见于高粘滞血症,是以血液粘度增高为主要表现的病理综合征,血流阻力加大,流动减慢,尤其对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及微循环影响明显,致使组织血液灌注量减少,产生缺血缺氧的症状.如头痛,眩晕,颈强,耳鸣,视觉紊乱,四肢麻木,肿胀,继而可能产生心,脑,...
...血液流变性改变在临床上可用于某些疾病的鉴别诊断,例如,红细胞变形能力的降低可用于鉴别急性心肌梗塞与重度心绞痛。...
...内静脉滴注,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连续或间歇2~3疗程后,能阻止红细胞及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液粘滞性,改善微循环。潘生丁和小剂量阿司匹林均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手指坏疽部位可外用硝酸甘油贴膜。此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欧洲儿童正遭受电脑、纺织品、化妆品及电器的威胁。儿童的血液内吸入许多上述物品中的危险化学物质,从而使得健康受到严重影响。”世界野生动物基金最新报告指出。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的这份研究报告涉及了12个欧洲国家中的13个家庭。研究人员对这些...
...内皮细胞肿胀或微血栓阻塞等变化,则亦可增加肺循环阻力而导致肺动脉高压。有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液中的红细胞增多,因而血液粘滞性增高,而后者又可因合并酸中毒而加重,这也是肺动脉高压发病的一个因素。某些患者可因血量增多,或因呼吸深快以致胸腔负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