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火,而兼养阴;治实散,重在养阴,而兼理气;治虚洪,补血益气,而剂取轻清;治散脉,益气补血,而剂取温润重浊,收摄滋填矣。此四脉者,其辨只在阴阳虚实、偏轻偏重、一微一甚之间。...
...正虚,指正气虚弱,邪实,指邪气结聚或邪气过盛。全语指因邪气过盛,致正气抗病机能低下所出现的病理现象。见于热性病者,如阳明腑实证因日久失下,除见潮热,谵语,腹痛拒按,大便秘结等等邪气盛的症状外,又见神志昏迷,循衣摸床、惊惕不安,微喘,两眼...
...病证名。指一种虚实错杂证。即实邪壅盛夹有虚证,以实邪为主,正虚为次。例如外感伤寒,误下伤胃气,外邪乘机而入,寒热互结,心下痞硬,干呕心烦不得安,成实中夹虚证。治宜益气和胃,消痞止呕,用甘草泻心汤。...
...机按。难经所解。义犹未悉。且举心言之。经文虚实字。指虚邪实邪言。非心之虚实也如从心之后来者为虚邪。虚邪伤心当补。然心之后肝。肝为心之母也。从心之前来者为实邪。实邪伤心当写。然心之前脾。脾为心之子也。举此以例。从心所胜来者为微邪。微邪。金也...
...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即是。虚里位于左乳正下三寸,内为心尖搏动处,虚里为宗气之外候,宗气为心肺之气,故虚里为诊心肺之重要部位。因虚里为胃之大络,故虚里还为诊胃气盛衰的处所。虚里诊常与人迎、寸口、趺阳及腹诊相应,在危急之变或暴虚暴实...
...谷类作物) 真实;诚实 [true;dependable;honest] 实,诚也。——《广雅》 夫图画,非母之实身也。——《论衡·乱龙》 虚则知实之情。——《韩非子·主道》 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清· 林觉民《与妻书》 ...
...没有具体的后世脉法性质的明确指标。在个别脉书中亦对实脉提出了一些客观形象的描述,例如前面提到的石坚的实,《医碥》说:“结实之谓实。”《三指禅》说:“实脉大而圆。”但这些形象描写似不甚重要。 实脉与虚脉是对举的,但在后世脉学中它们都不是概念式的...
...虚脉与大脉)对举,则虚不必兼大可知,在这里可能是指无力之脉或小而无力。又《金匮要略·肺痿肺:痛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肺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结合前文:“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可见虚实对举都是在与数为主的情况下所出现的兼脉,观其...
...《七十五难》曰∶经言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何谓也?然∶金木水火土,当更相平。东方,木也,西方,金也。木欲实,金当平之;火欲实,水当平之;土欲实,木当平之;金欲实,火当平之;水欲实,土当平之。东方者,肝也,则知肝实;西方者,肺也,...
...脉学名词。指一种来疾去迟的脉象。为表邪有余而里气不足。《注解伤寒论》:“初持脉,来疾去迟,此出疾入迟,名曰内虚外实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