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戢。《别录》下品) 【释名】菹菜(恭)、鱼腥草。 时珍曰︰蕺字,段公路《北户录》作蕊,音戢。秦人谓之菹子。菹、蕺音相近也。其叶腥气,故俗呼为鱼腥草。 【集解】恭曰︰蕺菜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似荞麦而肥,茎紫赤色。山南、江左人好生...
...蕺(音戢。《别录》下品)【释名】菹菜(恭)、鱼腥草。时珍曰︰蕺字,段公路《北户录》作蕊,音戢。秦人谓之菹子。菹、蕺音相近也。其叶腥气,故俗呼为鱼腥草。【集解】恭曰︰蕺菜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似荞麦而肥,茎紫赤色。山南、江左人好生食之...
...「释名」菜、鱼腥草。「气味」(叶)辛、微温、有小毒。「主治」1、背疮热肿。用蕺菜捣汁涂,留孔以泄热毒。2、痔疮肿痛。用鱼腥草一把,煎汤熏洗。洗后,以鱼腥草包敷患处。3、疔疮作痛。用鱼腥草捣烂敷上。初敷一段时间,会感觉疼痛,须忍住,不可去药...
...蕹菜、蕺菜、地耳、豆腐、马兰头、冷茶以及各种冷饮、冰镇食品,性凉生冷的食品会使胃寒疼痛加剧。 ...
...鱼腥草又名蕺菜、臭菜、侧耳根,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干燥水上部分,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鱼腥草之名最早见于《名医别录》。 宋代药物学家苏颂说:“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关中谓之菹菜,叶有...
...调理。绿豆30克,银花10克,蕺菜10克,甘草10克,粳米100克。先将银花、甘草、蕺菜煮汁弃渣,再加入绿豆、粳米,煮粥食。...
...调理。绿豆30克,银花10克,蕺菜10克,甘草10克,粳米100克。先将银花、甘草、蕺菜煮汁弃渣,再加入绿豆、粳米,煮粥食。...
...名医陈孝伯采用佛耳草汤进行治疗,介绍如下: 方剂名称: 佛耳草汤 组成: 佛耳草15-30克,蕺菜15-30克,炙麦冬15克养阴清肺。 典型病例: 朱某,男,50岁。工人。原有咳喘病伴高血压病史15年,四季发病,长期病假,于1983年11...
...味辛性微温,有小毒。一名鱼腥草。多食令人气喘。小儿食之,三岁不行,便觉脚痛。素有香港脚人食之,一世不愈。久食发虚弱,损阳气,消精髓。...
...鱼腥草为三百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全草,主产我国南方各省。其性微寒,味辛,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功能。临床为治疗肺部炎症病变之要药。常用于治疗肺脓疡、肺炎、急慢性气管炎、尿路感染等。鱼腥草为药食两用品种,嫩叶时凉拌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