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治疗方法_震脑术_【中医宝典】

...“震脑术”是蒙古民族民间广为流传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专治脑震荡的奇特疗法。具有取材容易、便于掌握、用之有效等特点。 治疗原理: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和解剖知识的进一步发展,蒙医震治脑震荡的理论体系和手法渐趋完善。“震脑术”是以具有朴素辩证观点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924.html

蒙医特色诊断法_【中医宝典】

...中医理论中吸取过来的。 目诊:蒙医把眼睛当做"肝之花"其内容为:"内眦外眦候心,黑珠(虹膜)正上方的眼白(巩膜)候肺,黑珠正下放的眼白候肝,黑珠内下放的眼白候肾,黑珠外下放的眼白候脾胃"。 耳廓:察耳廓辨病即:"男孩左耳上部对应心和小肠,左耳中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694.html

蒙医的针灸铜人_【中医宝典】

...蒙医的针灸疗法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蒙古历史上也曾有过针灸铜人。 18世纪蒙古地区的满巴札仓曾用过针灸铜人。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还用过不少针灸铜人,但遗憾的是那些铜人在"文革"期间已散失。 现在仅有的铜人是由雍和宫邰大夫转赠的。座上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692.html

蒙医用药的习惯差异_【中医宝典】

...中、蒙医由于理论体系的不同,实践经验有别,所以对药物的认识和应用也就必然有所差异。许多常用药物,在两者的医药理论体系中,其功效、主治、药用部位都可能差别很大。 在众多的蒙药中有不少药材是蒙药专用品种(只有蒙医习惯使用的药物),约有140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681.html

蒙医正脑术—震荡疗法_【中医宝典】

...有青铜器具。1979年在乌审旗东部的一个古代战场遗址上,发现了不少青铜制品:匈奴箭镞,装在一口陶罐里的青铜刀三把,精制的青铜铗三把,小青铜针三支。经考证,认定这是一套匈奴时代的外科军医器械。 蒙医正脑术是蒙医的一大治疗特色,被整理载入了不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079.html

蒙医的形成与发展_【中医宝典】

...同国内各兄弟民族,特别是同汉、藏族之间的往来更加密切,与印度、阿拉伯和欧洲等国家的通商及文化交流也随之开始,蒙古族经济、文化得到了全面发展,蒙医传统疗法及临证用药、理论、实践等诸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 17世纪以后,蒙医学家将藏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095.html

蒙医治疗_【中医宝典】

...种;“希拉”(火、热)病的性质是脂、锐、热、轻、臭、泄、湿等7种;“巴达干”(痰、寒、湿)病的性质是脂、寒、重、钝、柔、固、粘等7种。针对这些病质,蒙医采取多种治疗方法和手段。 药物治疗在临床实践中,主要是利用药物的17种功能(柔、重、温、...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101.html

蒙医内科学的发展及基本病因剖析(3)_【中医宝典】

...流窜至各器官及部位引起不同的粘虫病,并且还能使原有的其他疾病发作和加重。因而虫病也为“六基症”之~。 结语 以历史发展的眼光剖析了蒙医内科学的发展进程和基本病因,目的就是为各兄弟民族医学工作者和广大读者了解蒙医以及它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增强广大...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269.html

蒙药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_【中医宝典】

...2种,菌类24科68种,地衣5科7种,苔藓11科12种。其中常用药为104种,最常用药78种,占全国最常用植物药的36%。 蒙医常用药有450余种,蒙医专用260余种,本区自产药材占30%。以清热药、祛巴达干药、抑赫依药、祛黄水药物为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069.html

蒙医治疗方法_【中医宝典】

...种;“希拉”(火、热)病的性质是脂、锐、热、轻、臭、泄、湿等7种;“巴达干”(痰、寒、湿)病的性质是脂、寒、重、钝、柔、固、粘等7种。针对这些病质,蒙医采取多种治疗方法和手段。 药物治疗在临床实践中,主要是利用药物的17种功能(柔、重、温、...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100.html

共找到744,25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