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证_《临证实验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腰脊酸痛,饮食不思,少腹阵痛,痛后出血,色暗夹块,块下痛减。切诊脉象沉弦,少腹急结。观其脉症,证属,胞宫宿瘀。治当逐瘀推陈,若瘀荡尽,新血自可归经。然活血宜行气,气行血则行,逐瘀须补血,血足瘀方尽。唐宗海《血证论》亦云:“不补血而...

http://qihuangzhishu.com/115/241.htm

医以通变称良——李东垣治人外感案赏析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补中益气汤可以治疗人外感,这为历代医家所共识。读古今医案,见使用补中益气汤治疗人外感时,或用原方,或加大方中升麻、柴胡用量,或加用表散药。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载有一则人外感医案,叙证明晰,用方恰当...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424.html

肾阴阳_肾阴阳的原因、肾阴阳怎么办_查症状_【疾病大全】

...肾阴阳:则有五心烦热、盗汗或自汗、四肢发凉、遗精失眠、多梦、舌红无苔、脉细数或舌淡苔白、脉沉迟。...

http://jb39.com/zhengzhuang/ShenYinYangLiangXu340297.htm

明代医家倪士奇和他的《医案》_【中医宝典】

...□ 孟庆云 中国中医科学院 《医案卷,明代倪士奇撰。因其上下卷分载的是在北京和南京的治案,分为北卷和南卷,故尔又称“南北医案”。刻于明亡之前。孤本现藏于浙江图书馆。 作者倪士奇,字复贞,今江苏镇江南徐人。其先祖在宋室南渡时即为京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515.html

黎炳南医案——气血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中医:疳病)。 【辨证】 气血。 【方药】 当归5g,太子参5g,鸡血藤lOg,熟地黄5g,黄芪5g,白术5g,白芍5g,鸡内金5g,茯苓5g,炙甘草3g。水煎2次,混合药汁,经浓缩,分3次,日服。 二诊:服药1个月,病情...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219.html

丸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鸡峰替济方》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鸡峰替济方》:丸【处方】干姜 附子 桂 厚朴 丁香各75克 白茯苓 肉豆蔻 诃子皮各6克 白术7.5克【制法】上为细末,枣肉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温脾止泻。治脾虚泄泻。【用法...

http://zhongyaofangji.com/x/xupiwan.html

董廷瑶_医案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狂妄不安,便结九天,矢气频转,手足掣搐,汗少溲赤。诊查:脉数实,舌苔黄腻。辨证:治法:是阳明经腑实热,拟通腑结,下实热。处方:川厚朴3g 生枳实6g 西大黄9g 玄明粉6g(冲) 紫雪丹3g(化服)1帖。二诊:6月4日。神志仍昏,大便未...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dongtingyao/583-2-3.html

口疮朱国强医案一心积热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叶某,男,1岁半。 【初诊日期】 1993年5月6日。 【主诉】 发热、口腔溃烂3天。 【现病史】 患儿发热3天后,口腔内出现多处溃疡,面赤,烦躁不安,哭闹不止,拒食,涎多,3天无大便,小便短黄。 【刻诊】 颊部、下唇内溃疡融合成片,牙龈...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217.html

温运为法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后人不断继承与创新,使脾胃学说更加丰富,对于胃病的治疗方法亦层出不穷。笔者在学习脾胃学说之时,结合临床实践,认为补,或补或泻实,均不离“温”、“运”二法。 温运法顺乎之生理及功能 《内经》对于脾胃生理功能的论述,当推《经脉别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117.html

将成慢风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步,恒当行走之时委坐于地,其周身偶有灼热之时,其脉左部弦细,右部濡,且至数兼迟。 【诊断】 此证之吐而且泻及偶痿废不能行步,皆慢风朕兆也。况其周身偶或灼热,而脉转弦细濡,至数且迟,此显系内有真寒外有假热之象。宜治以大剂温补脾胃之药,俾...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549.html

共找到220,84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