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起源和发展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rnberg)药典(公元1542年)要早883年。《新修本草》载药844种,并附有药物图谱,开创了我国本草著作图文对照先例,对我国药物学发展有很大影响,而且流传国外,对世界医药发展亦作出了贡献。 以上所述是我国古代药物知识三次总结。随着药物...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29589.html

第八章第三节丰富药物学知识_【中医宝典】

...文物中,也有铁冬青、金银花等壮医常用药。" 在《三七具有抗癌作用。目前,国内外对田七开发研究方兴未艾。从田七牙膏、田七花茶到云南白药以及多种心血管疾病防治药品,都以田七为主要原料或重要成分,产值数以亿计,由此可知壮药对我国药物学乃至世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40.html

三国两晋南北朝药物学丰富与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本草学自《神农本草经》问世以后,医家用药,有所遵循,因而在药物学方面,有长足进步。三国时代,有不少医家,都对该书进行研究注释。加以发挥,并不断增入药物新品种,使本草学内容更加丰富。又经历两晋大约两个多世纪时间,不同经验积累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1-4.html

药物学成就与方剂学萌芽_【中医宝典】

...秋战国时期,用药品种日益增多,药物学知识不断丰富。除了用单味药治病之外,还探索多味药组成复方疗疾,因而出现了方剂学萌芽。 一、本草知识丰富 1.出土医书中的药物 (1)阜阳汉简《万物》所载药物: 此书简残损太甚,根据可辨认者统计,共...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666.html

中药学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近百年来,在西医学大量传入影响下,我国传统医学受到冲击和歧视。由于中药治病疗效显著,它存亡直接关系到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因而受到广泛重视,得到较大发展。一、古本草著作整理研究《神农本草经》辑佚顾观光于道光24年(1844年)...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54.htm

中医历史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和炼制,参考文献800余种,历时27年之久,写成了《本草纲目》,收载药物1,892种,附方10,000多个,对中国和世界药物学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大约在公元十一世纪,中医即开始应用“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成为世界医学免疫学先驱。公元...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81.html

春秋战国时期药物学成就与方剂学萌芽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秋战国时期,用药品种日益增多,药物学知识不断丰富。除了用单味药治病之外,还探索多味药组成复方疗疾,因而出现了方剂学萌芽。一、本草知识丰富出土医书中的药物(1)阜阳汉简《万物》所载药物:此书简残损太甚,根据可辨认者统计,共收载药物七十多...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9-3.html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医学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社会和医学发展都产生消极影响,但是道术中有不少与医药保健有关养生学内容,炼丹过程也积累了丰富化学和药物学知识,为道教典籍和相关书籍所保存。 两汉时期,统治阶级所独尊儒家学说,此时期因佛教和道教兴盛受到很大冲击,但仍是封建统治基本...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85.html

春秋战国时期药物学成就与方剂学萌芽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秋战国时期,用药品种日益增多,药物学知识不断丰富。除了用单味药治病之外,还探索多味药组成复方疗疾,因而出现了方剂学萌芽。一、本草知识丰富出土医书中的药物(1)阜阳汉简《万物》所载药物:此书简残损太甚,根据可辨认者统计,共收载药物七十多...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6.htm

中国古代著名医书简单介绍_中医常识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用药原则大多正确而具有很高科学价值。该书为中国古代药物学理论奠定了基础,对后世药物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仍为学习中医药重要参考书。 《伤寒杂病论》又名《伤寒卒病论》,张仲景著于汉末。书中概括了中医四诊、八纲、八法,理法、方药齐备,...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835.html

共找到880,99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