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来源 经验药对。 应用 红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山萸肉收敛固脱,《医学衷中参西录》言其“大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固涩滑脱。收涩之中兼具条畅之性……敛正气而不敛邪气”,二者配伍,补敛固脱,用于...
...□ 王昆文 四川自贡自流井怡康中医诊所 5月16日《中国中医药报》张英栋“有邪才有病,治病当攻邪”一文认为“病之本即为‘邪’”,治病强调攻邪,笔者认为不妥。因为邪气虽然是发病的重要条件,但正气不足才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内经》所云“阴阳...
...《刺节真邪论》帝曰∶有一脉生数十病者,或痛,或痈,或热,或寒,或痒,或痹,或不仁,变化无穷,其故何也?岐伯曰∶此皆邪气之所生也。帝曰∶余闻气者,有真气,有正气,有邪气。何谓真气?岐伯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正气者,正风也,...
...、甘,所以锄胃土之墩阜,而使之平也。佐以藿香一身之滞气皆宣,助以半夏,满腹之痰涎尽化,俾正气得以转输,邪气无由乘袭可贵孰甚焉。故名不换金也。 目录 《仁术便览》不换金正气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不换金正气散 《医方考》不换金正气散 《瘴疟...
...湿,影响脾胃运化,多用天花粉、制玉竹等;实热证需用苦寒药,当中病即止,以免苦寒败胃,正气受损。用药要注意药性,宜以平和轻灵取胜,“药贵对症,虽平淡之品,亦有奇功。”且耳鼻咽喉位于头面部,病位浅近,采用轻清灵动之药,使正气疏通宣布,邪气潜消,...
...方名正气者.谓其能正不正之气.故治瘴为先用之剂.藿香正气散治证同前.呕吐不止者.用此藿香叶(晒干) 陈皮(去白) 半夏(汤泡姜汁浸炒) 甘草 浓朴(去皮姜汁炒)上各等分.姜枣水煎.此即前方去苍术草果.治瘴之呕甚者.闻药气则呕.苍术草果其气太辛...
...目录 《医学纲目》正气天香散 《仁术便览》正气天香散 《仁术便览》正气天香散 《医方论》正气天香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学纲目》:正气天香散【别名】绀珠正气天香汤(《玉机微义》卷四十九)。【处方】乌药60克 香附末240克 陈皮...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邪气强盛,正气激烈对抗,而表现为实证。例如壮热,无汗,狂躁,腹痛拒按,尿赤便秘,脉滑数有力等。《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探讨。 病与不病,取决于邪与正 中医讲天人合一,人生长在自然万物之中,与社会环境有很多相通或相同之处,人乃一小天地。万事万物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甚至可以互相影响、互相转化。曹东义提出,“无论是外来的,还是内生的邪气,都是由正气转化而来,比如‘...
...语出《素问.通评虚实论》。是对实证所下的定义。邪气,指致病因素。当病邪有余而人体正气充足,机能代谢活动增强以抵抗病邪,故表现为亢盛的实证。如痰滞、食积、瘀血,水湿等,都是邪气有余;壮热,烦燥、狂乱,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便秘尿赤,脉滑数有力...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