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故事东坡鱼的由来_文学家_【文学360】

...黄庭坚进门就道“今天向子瞻兄请教,敢问苏轼的苏怎么写?”苏轼拉长着脸回应“苏者,上草下左鱼又禾。”黄庭坚又道“那这个鱼放到右边行吗?”苏轼“也可。”黄庭坚接着道“那这个鱼放上边行吗?”苏轼“哪有鱼放上面的道理?”黄庭坚指着碗橱...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60.html

苏轼故事巫山河水_文学家_【文学360】

...一次,苏轼约其弟苏辙并佛印大师。三人结伴同游,佛印即兴出句无山得似巫山好。关键在“无”、“巫”谐音。苏辙对上何叶能如荷叶圆。苏轼听了,对弟弟说以“何荷”对“无巫”的谐音,固然不错,但改作这样是否更好些何水能如河水清。佛印与苏辙听了...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88.html

苏轼故事年少轻狂_文学家_【文学360】

...苏东坡少年时读了一些书,因为聪慧,常得到师长赞扬。颇为自负地在自己房前贴了一幅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其母程氏回来后,批评了苏轼,于是苏轼把对联改为“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78.html

苏轼故事苏轼和王安石的矛盾_文学家_【文学360】

...王安石和苏轼都是少年得志的人。王安石22岁考中进士,苏轼小王安石16岁,23岁那年考中进士,两人都被视为栋梁之才,而且皆以诗文名世。两人真正的交锋是从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的。当时,苏氏兄弟服完父丧回到京师,苏轼被任命为直史馆、...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91.html

苏轼的评价_文学家_【文学360】

...年代,当林语堂尚在海外飘零之时,身边却时时携带笨重的苏轼文集,后来写下文词优美、脍炙人口的《苏东坡传》。当他在《苏东坡传》中提到为其作传的理由时,说“像苏东坡这样富有创造力,这样守正不阿,这样放任不羁,这样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士,有...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42.html

苏轼故事东坡吃草_文学家_【文学360】

...闲来无事,苏轼去金山寺拜访佛印大师,没料到大师不在,一个小沙弥来开门。苏轼傲声道“秃驴何在?!”。小沙弥淡定的一指远方,答道“东坡吃草!”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64.html

苏轼故事皛饭与毳饭_文学家_【文学360】

...苏轼复官后,曾跟刘贡父乱侃“我在牢里时,每天吃的是三白饭,照样很香甜,世间美味不过如此!”。刘贡父奇问什么叫三白饭,苏轼答道“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米饭,这就是‘三白’。”此事说过苏轼也就忘了。一日接到刘贡父请帖,邀苏轼去他家吃皛(...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90.html

苏轼与茶

...。他还在《试院煎茶》诗中,对烹茶用水的温度作了形象的描述。他说“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以沸水的气泡形态和声音来判断水的沸腾程度。 苏东坡对烹茶用具也很讲究,他认为“铜腥铁涩不宜泉”,而最好用石烧水。据说,苏轼在宜兴时,还亲自...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372.html

苏轼故事苏轼对联退敌_文学家_【文学360】

...北宋时期,宋人率招辽邦侵犯。居心求和的朝廷却引来一辽邦使者,出上联要宋人答对三光日月星。如对出下联则撤兵议和。此联看似简单,实不易对。出句的数字恰与后面的事物相符,而对句所选数字对应事物都会多于三或少于三。恰逢回京述职的苏轼,大笔一挥,...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65.html

苏东坡养生有方_【中医宝典】

...苏东坡(1036~1106),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土,四川眉山人。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诗文大家,并称“三苏”。古文方面,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他又开了“苏辛”派的先河书画则属苏、黄、米、蔡四大家之一。除了艺术方面的辉煌成就...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8028.html

共找到433,80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